。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只能靠自己的积累,甚至靠借高利贷、靠集资来解决资金周转困难,贷款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二是基础性配套措施还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代表们反映,一些园区如99科技工业园在路、水、电、气、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影响了企业入园的积极性。三是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我区是市中心区,人才资源相对其他区县比较丰富,但企业普遍感到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人才引进的门槛还比较高,特别是对于没有中高级职称而企业又特别急需的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在优惠政策上还缺乏配套措施。
6. 城市规划不稳定、随意性大,缺乏长远考虑,影响投资人心态。代表在座谈中指出,我区城市规划缺乏科学论证、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比如我区部分道路被反复拓宽了好几次,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部分沿路企业对此提出了批评意见。还有代表指出,在我区西城区的规划之外,00镇、00镇一些企业和村庄的搬迁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影响了这两个辖区一些企业和村的发展积极性。同时代表们建议对我区的商贸设施及市场的规划、建设应该搞好宏观调控。
7. 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因循守旧,给全区人文环境带来不力影响。代表们指出,我区地处内陆腹地,一些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保守,没有长远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开发建设之机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数村干部也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采取堵路、阻挠施工、强买强卖等办法,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投资商疲于应付。一些代表指出,我区一些窗口单位,如火车站、汽车站存在着脏、乱、差,出租车占道拉客、劳务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了我区的城市形象。同时,我区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乱搭乱建沿街房、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影响招商引资的制约因素。
三、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各地在投资环境的竞争中普遍采取优惠政策的竞争,在优惠政策上地区间差距已经没有多少可比性。因此,当前投资环境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服务质量的竞争上,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投资环境改善和竞争的焦点和重心。针对全区广大代表在调查研究中了解的情况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综合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参考。
1.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保持政策的优惠性、让利性、严肃性、连续性,是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情况下,建议区政府一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协调,使我区的科技工业园作为开发区的子园区享受同样的政策。在积极争取政策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园区开发的力度,在确立园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高起点编制和实施园区开发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尽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环境、土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入园条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新亮点。二是积极与市政府协调,对市、区各个执法部门的事权进行合理划分,明确管理权限,避免重复管理、交叉收费的问题发生。三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我区现有优惠政策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差距,进一步调整、完善已有的政策措施,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再清理,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决不高于周边地区。四是狠抓政策落实兑现。要认真制定具体的奖励兑现措施,确保承诺得到切实、及时的兑现。
2. 努力创建服务性政府,不断创新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全面促进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一是进一步提高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