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血管的平均充盈度也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小;同样心脏收缩时的射血量多少也与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有关;此外大动脉的弹性也能影响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心脏收缩,射出血液,动脉血压就会上升,血压上升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动脉血压就会下降,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为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并且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也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人在活动时血压上升,而睡眠时血压下降.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目前,我国多采用卫生部高血压联盟于一九九九年十月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部分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1)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
2)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食用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的人易患高血压.
4)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
5)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噪音等不良刺激者易患高血压.
6)此外,吸烟,肥胖者也易患高血压.
由此可见,高血压实际上与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远离高血压,就特别应当重视人群一级综合预防.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如调整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生活和工作劳动环境等等.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一,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
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
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
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
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