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升高就诊断为肝炎,而必须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如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血清转氨酶升高,仍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而且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大(在正常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很长(大于1个月).
(2) 肝病时,转氨酶升高,只表示肝细胞受损,不能区别肝病的性质.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都能使转氨酶升高.
(3) 在临床上如发现转氨酶(特别是alt)下降,而胆红素反升高,往往说明病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4) 某些慢性肝炎或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可以正常.
总之,不能单靠转氨酶来诊断或否定肝炎,必须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全方面分析,方能诊断.
5,血压异常:
本次体检血压偏高543人,占受检人数的9.88%,一次体检血压高,不是高血压病,可能与未充分休息,环安静或心情紧张等临时因素有关,建议经常复测血压,用低盐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有高血压病史者133人,占体检人数的2.42%,建议继续治疗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血压的形成与血容量,心脏收缩,血管的阻力及弹性有关.血容量增加时血管的平均充盈度也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小;同样心脏收缩时的射血量多少也与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有关;此外大动脉的弹性也能影响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心脏收缩,射出血液,动脉血压就会上升,血压上升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动脉血压就会下降,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为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并且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也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人在活动时血压上升,而睡眠时血压下降.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目前,我国多采用卫生部高血压联盟于一九九九年十月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部分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1) 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
2) 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 食用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的人易患高血压.
4) 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
5) 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噪音等不良刺激者易患高血压.
园 "3个半小时"指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晚餐后步行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有研究表明,人体24小时血压呈双峰一谷,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宽,有助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临床研究指出,有午睡30分钟以上习惯者,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0%.
总之,一级预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因素间有交互作用和影响,应根据各人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对临界性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子女则应采取个体二级预防措施,如严密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应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调压药等等.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原发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