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想 汇 报
——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
尊敬的党支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红线,体现了十六大精神,在解决加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性课题中,既总结了历史经验,又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更着眼于长远未来,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
一、实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众所周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最为突出的是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课题,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们党的建设是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课题。《决定》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新情况、新变化及新的未来,集中全党的智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执政党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更为深刻、更为系统、更为全面、更为科学。首先,《决定》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丰富发展。从江泽民同志提出执政党建设规律问题以来,我们党加强了这方面的学习、认识、调查、研究,集中全党的智慧,对执政党特别是我们党的建设规律有了新的深刻认识、洞察和把握,从而实现了理论的创新,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其次,《决定》是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分析了我们党执政环境和资源,又突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既总结了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和主要指导原则,又分析了我们党执政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既提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方略,又提出了我们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具体的五种能力建设;既提出了我们党的执政方略,又强调了我们党解决执政体制、机制和方式的问题;既总结了我们党执政的历史,针对当前的实际,又着眼于长期执政和长治久安,从而实现了理论创新,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
二、形成了全面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大纲
《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八个方面第一次在党的执政能力的历史方位、定义、重要指导原则、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五种能力的建设内容及其保证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大纲,从而在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全面创新和与时俱进。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我们必须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第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是因为它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被科学定义为一种本领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第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强调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而且特别强调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