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这是**领导的共识,更是我们政府分管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中,我注重抓了以下方面:
(1)积极争取优化教育环境。2003年9月召开了我县高规格科教工作大会,出台了《**县进一步加强科教工作的决定》,在优化教育环境,全面重视和推进我县教育工作等方面做了高标准要求,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重教、兴教氛围。2003年成立县救助贫困学生基金,举办了献爱心、为贫困学生助学的专场文艺演出募捐,现场募集助学基金19万多,并以此为主形成多方资助学生的助学体系,县成立了贫困学生捐助中心,2004年共接受各界捐资77565元,使224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顺利就学。争取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的助学项目,他们已连续四年对我县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年平均达4万元,2005年又新增了44名指定学生。通过多方联系,深圳民生银行汤洪洋先生也已先后两年资助了桐木中学、县二中等学校的部分贫困生,仅今年就资助了10590元。现我县因贫困而失学孩子的数量已减少到最低限度。
(2)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这几年我县高考升学率连年上升,尤其是县一中喜报频传,在全市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2004年高考,在全市平均水平比2003年降低的情况下,我县反而略有提高。高考本科一、二批自然上线131人,本科录取170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12.6、16.4。2005年高考,我县本科一、二批自然上线已达281人,比去年净增150人,翻了一番,创造了更新更高的记录。目前县一中已顺利申报为市重点中学,并预备于2007年申报为省示范高中。我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2003至2005年连续三年顺利通过省、市年检,并达到省、市一类水平。同时,通过教师队伍核编定岗、人员分流、竞聘中小学校长、公开招录高中教师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和教育治理质量。
(3)成教职教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大职教”方针的指导下,几年来,我县努力挖掘职教资源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修订了切合我县实际的劳技教材,使各乡镇中学校在普教中渗透职教因素,为县域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初级人才。县职中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秋季,县职业中专招收新生达1253人。为了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农民素质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以县职中为依托,积极开办农民素质培训师资培训班,并计划通过5年努力免费培训7.5万名农民工。县委党校、全县农民素质培训中心先后挂靠县职中,使该校的“大职教”格局日趋完善。由于职教工作成绩突出,2004年3月我县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
(4)抢抓机遇,依靠项目带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省市危改资金、寄宿制学校建设、布局调整、逸夫工程等项目资金,改建或新建了部分乡镇中学或中完校舍。通过市场运作,县一中扩容提质工程正在顺利进行。抢抓“湘西大开发”的机遇,认真把握时机,现已争取2004—2007年意向性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县职业中专综合实验楼建设等项目资金1056万元。两年多来,共落实市级以上教育建设资金767万元,共启动中小学基建项目28个,建筑面积19800余平方米。其中,对5945平方米的危房进行改造任务,预计今年11月底,这批危房将全部改造到位。2004年投入165万元,创建了蒿吉坪学校、石宝学校、铜鼎中学、下坪学校等4所寄宿制学校。今年再投入130万元,创办新建小学、铜湾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