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操作面积、卫生条件都不达标的食堂。一年之后不得不又投入巨资,在破坏新校区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建了三千余平方的操作面积,拆除加重新建设改造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达700之巨。尽管我对拆除原四层小楼持反对态度,但在决定了建新的食堂操作间的过程中我能够顾全大局,当时由于工期很紧,新的建筑按合同三月初才能交工,这时学生已经开学,食堂设备如在交工之后再安装,将影响学生就餐,如等到暑假再装设备则影响教评。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协调建设和使用部门边施工边安装设备,保证在新生开学之前使新的操作间投入使用。
第二件大事就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师院的校园规划在2006年初就委托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同年7月拿出了规划设计方案第四稿,前四稿都是在党委的主持下,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第四稿后,学校个别主要领导在讨论校园规划的党委扩大会上提出要彻底否定前四稿,因此产生分歧。本来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不固执己见,发扬民主,尊重科学和专家意见,以理服人,相互沟通,分歧是不难解决的,但个别主要领导最终却采取了极不正确也不负责的态度,因为有分歧,就把规划停下来。说是什么时候意见一致了再继续进行。所谓的“一致”,就是“统一”到自己的意见上来。一直到2007年5月,迫于教评需要在新校区增加教学实验用房的压力,才重新启动校园规划,大学设计院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根据个别领导的具体要求,又先后拿了三个规划方案,这三个方案说白了,就是个别领导指手划脚拿方案,由设计院画图。这样的方案由外行说了算,不可能符合规划的原则。同样是迫于教评的需要,的确没有时间再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又会被搁置,因此,院党委会在没有提出丁点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原则通过了方案第七稿。这次一致了,没有不同意见了,也没有杂音了,可以顺利实行了吧。但是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规划不是我们学校自己说了算,要经过省发改委审批。当我们拿着第七稿到省发改委汇报时,负责审批的同志简单一看就说你这个规划根本不行,省里说不行,那就变通一下,请市规划局批吧,市规划局组织专家进行预审,提出了六条意见,彻底否定了这个规划方案。让返工重来。根据市规划局的意见又让大学再拿方案时,大学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师院的领导不能再违背设计原则指定我们具体怎么做,二是前七稿都是按你们校领导的意见做的,我们本来就不情愿,但我们已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现在又推倒重来,必须要增加30%的设计费。这次到大学交涉是我亲自去的,回
校后将大学的意见马上向主要领导做了汇报,得到的答复是校园规划不让大学搞了,再找一家设计单位。就这样,我们给大学白白付出了几十万的设计费,而校园规划却泡汤了。即使如此,也没有确定由哪一家设计单位给我们做校园规划,规划工作就这样一拖就是四年。没有规划怎么建设呢?那就由个别领导说了算,说在哪儿挖个坑就在那儿挖个坑,说在哪儿盖个楼就在那儿盖个楼。盖楼要审批啊,没有规划怎么审批,那就不批了。先建起来再说。建在哪儿,需要放线啊,那也由领导代劳,现场指定。用步一量,就这儿了。六万平方米的建筑,近二百亩的池塘,就拿池塘来说,校园内的池塘按校园规划规划水深不能超过1.2米。而我们的池塘是能挖多深挖多深,带来隐患,后来实践中血的教训已一再说明了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是要害死人的。有人说这六万平方米的建筑是按党委原则通过的校园规划第七稿建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不是。大家可以拿规划第七稿与我们的建筑现状对比一下,就清楚地看到。这六万平方米的建筑也不是按规划第七稿建的。所有的建筑都没有半点依据全凭一个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