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全面实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我局依据有关文件,结合我市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鹰潭市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拟到2010年,樟坪畲族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650万元;工业总产值45亿元,力争5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700万元。乡财政总收入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全市其他9个少数民族村、组人均纯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2、积极探索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
一是认真总结并宣传推广樟坪乡经验。近年来,樟坪乡走出了一条 “把金山银山垒在园区,把绿水青山留在畲乡,把更多实惠带给百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出广受赞誉的“樟坪模式”、“樟坪经验”。年,全乡完成财政总收入1.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56万元,全乡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万元,民族地区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乡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8个民族乡之首,进入全省农村经济发展乡(镇)前列。年,该乡还被评为全省十佳环境优美乡(镇),荣获年度江西人居环境范例奖,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乡镇中广泛推广“樟坪经验”。为此,我们通过鹰潭一报两台、以及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传。省政府也先后两次在该乡召开现场工作会议。
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我局坚持走民族工作社会化之路,积极争取市直有关部门齐帮共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年度,全市所有民族乡、村、组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对口支援,共获支助资金68万余元。例如,市地税局为帮助受援村(市余家乡流桥村雷家村小组)群众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先后多次组织、聘请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查和指导,投资10余万元从60米深的地下引泉水进村入户,让畲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矿泉水。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帮助少数民族村、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是民族地区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投资近千万元的樟坪乡、上饶市铅山县太源、篁碧三个畲族乡联通公路已全线贯通,正在抓紧硬化;全市民族行政村所有的通村公路都实现了硬化,全市9条民族自然村通村公路也于去年底全部实现了硬化,提前三年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位居全省民族地区公路建设工作的前列。
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局班子经常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到各少数民族乡、村、组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多次向市政府分管和主要领导汇报民族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市政府已决定从年起,全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从每年15万元提高到每年的24万元,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在资金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五是圆满完成深山区少数民族移民扶贫搬迁工作。经过努力,我市共争取了少数民族移民扶贫搬迁指标331名、省级补助资金66.2万元。截至今年5月底,331名居住在深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已全部搬入新村新居。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审议了我局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情况报告和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的汇报,充分肯定了我局所做的工作和成绩。
3、注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年6月,在江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拔赛上,我市获得道德风尚奖,并获得射弩项目男女团体亚军,荣获女子射弩跪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