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教授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带着大家的期盼和希望,我担当起校长的重担,这一个多学期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在我们的有限人生征途上属于非常重要的,我们大家为了学校的事业、为了学校的发展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我向各位述职报告,请予评议。
改革开放以后多形式、多元化教育市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继产生,一方面满足了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教育市场竞争残酷人口不足40万的小县,我们一所年轻的学校只有超前的思考、超常的付出,才能立足,争得不败之地,成就自己。
1、正视竞争实际强化责任意识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作出引导和促进教育消费、大力加快教育发展的决策,教育被推到了一个空前优先的国家战略发展地位。与此同时,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以产业运作方式来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是冰山渐露。近期以来众多投资方大规模进军教育产业,小县办起了大教育,传统学校也在积极改革、改制。我们面临的形势,可谓“机遇与危机并存,希望和艰难同在”!
弱者畏惧竞争,庸者逃避竞争,强者勇于竞争,智者善于竞争。敢为人先、永争一流,我们的选择自不待言。在实践《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下定势在必争的决心,坚定志在必得的信心,确立“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促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基本思想,狠抓内涵发展、加强基本建设、优化外部环境、全力营造“争创”氛围,扎扎实实地展开各项工作。我们不怕吃苦,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我常想,大家把这么大的学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100多个教职工的家庭维系学校,是对我的期待;近2000多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承载在学校,是对我的期盼。我的责任好大,没有理由退却。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将是千古罪人。
2、加强德育工作,促进校风建设
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德”为人才的首要品质,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处于首当其冲的关键地位。“不图大而全,只求细而实”,是我长期以来抓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德育既有显性的特征,又有隐性的特征,决不是口头上大唱高调就能解决问题的,而相当大的程度上要靠教育工作者“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对德育工作,我们要求“抓细、抓实”,另一方面要求一定要注意“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的策略和技巧。我们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每大周学生处牵头召开好班主任会,我尽力亲自到场,与班主任分享学生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促进班主任工作形成共识,引导大家狠抓行为规范、重抓养成教育,做到常规常抓,重点重抓。
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校风建设,而校风是一个学校内在和外在的整体作风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学校无形的镜子、无形的脸面。校风的好坏,既决定着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高低。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不断地提高校风建设的水平。从实处抓起,从小事抓起,把衣容仪表、中午静校、定位就餐一以贯之抓到位,学校领导自己身先示范,带头督查、抓出了成效,达到了暨定目标。
3、打造一流师资,推进“名师工程”
师资力量对于一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大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力度,努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