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议,并派相关业务股室人员到现场调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我县财政状况对代表提出的问题给予落实和答复。通过认真负责的工作,代表们对财政的答复都相当满意。(3)不放松工作中的执法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对单位进行检查, 如专项资金的使用、预算外收支、票据的管理等,通过检查,起到了一定的法律震慑作用。
——坚持以理服人,不滥施特权。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支一直处于不利的境地,一方面是收入增长缓慢,一方面是支出需求无度,常因资金的困难而出现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由此带来局领导办公室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的来申请补助,有的来要求拨款,可谓“门庭若市”。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了能拨到资金而“争先恐后”。面对如此局面,局班子始终严格按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本着在保证工资足额放发和正常办公费用的前提下,本着急事情先办,救灾扶贫不担误,农业、教育、科技不拖后“保证重点,廉顾一般”“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进行资金的调度。工作中从不夹带私情,不越权追加和审批资金,不困人拨款,对来人反映问题,先是细心听取,而后是从财政角度进行和气、耐心地解释,从不摆架子,不拉嘴脸、敷衍塞责、不敢说工作做得十分好,但起码尽到最大限度力量,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高兴而来,气顺而归。
——坚持制度管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人管人,不仅五花八门,而且不成规矩。为规范全局干部职工工作、学习及生活的行为,更好地服务于财政工作,在前任局长领导下所制定的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理上,主持制定和完善职工行为规范的“职工守则”等各项制度。执行中,作为局长,我首先带头遵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不困人论事和姑息迁就。
——坚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财政工作涉及面广,必须进行上下左右间的联系与协调,“闭门造车”是做不成事的。履行中我做到:(1)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财政工作进展情况和有关财政改革工作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省、州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求得上级财政的关心支持,多次到财政厅争取资金,与州财政局是时常联系,为全县及财政部门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2)到乡镇财政所检查和督促工作,同时为财政所解决一些实际困难。(3)时常与税务部门一道研究分析税收执行情况,掌握入库进度,为预算的正确执行提供前提条件。(4)了解部门单位情况,明确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中轻重缓急项目,以便合理地调度和安排预算资金。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法制教育和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学用结合,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跟上改革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切实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保证我县财税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促进地方民族经济发展,把法制教育、学习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项预算管理、税收征管工作走上法制轨道,进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把我县财政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另一方面,依法加强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一项富于开拓性的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以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落实财政监督职能,是否有利于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是否有利于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按照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建立以加强财政管理为中心,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管理并重,涵盖财政收支,体现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
(二)建立健全党支部活动和局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