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正文
学院副级领导述职报告

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商讨学校近期工作,研究学生发展状况。本学年的德育工作主要围绕如下几方面展开:

1、坚持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例会;

2、迎接各类检查、验收,打造学校品牌。

3、建立德育长效机制,注重活动育人,开展“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

4、召开形式多样家长会,加强家校联合;

5、抓学生常规管理,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全面开展迎大运五色花系列活动,

7、加强德育工作实效的探索与研究。

四、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上,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分管学校的教学业务的决策、组织、指导等过程中,注重以改革的眼光,创新的意识来思考工作。一年来,在开展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学科比赛、常规教学检查、新青年教师培养、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中,积极深入教学第一线,尽职尽责,使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坚持教学、科研的常规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路子,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督导的同时,进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一年来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之所以能稳步提高和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把教学科研与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老师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把改革创新视为立教之本。

本学年虽然面对许多挑战与困难,但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同心协力,知难而上,终于苦尽甘来,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从参加区质量监测抽查的年级和科目中,我校各科均取得较好成绩,获区教研室的肯定和表扬;特色学校的创建中,学校获市科技特色创建学校和市足球传统项目创建学校;学生男子篮球队获街道、区篮球比赛冠军,男子足球队获区足球联赛冠军,学生田径队获区田径运动会比赛团体第三名并代表龙岗区参加市田径比赛,并获得有史以来龙岗区的最好成绩;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诗歌诵读”大赛获市二等奖,学生诗歌《少年中国说》朗诵获市第一名;学生合唱团参加市学校艺术展演和合唱节比赛,从街道、区、市一路过关斩将,以其雄厚的实力征服在场的观众、评委,获得市一等奖。学生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有24人获得省一、二、三等奖,科技创新大赛有14名学生分别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金、银、铜奖,有三名教师在区组织说课和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区一、二、三等奖。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小学班级科技特色文化的研究》获2011年广东省德育科研立项研究的课题。

五、存在的不足

1、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包袱和顾虑,不能大胆地开展工作。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工作还不够细腻,方法还缺乏灵活性,对教师的思想工作还不够深入,关心也不够。

2、怎样有效发挥副校长岗位的作用,推动班子工作合力的有效形成以及解决当前学校管理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而推动学校工作的稳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3、由于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处,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六、努力的方向

1、领导能力有待进-步提高,特别是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不断提高自己改革创新意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该怎么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进一步在“落实”上做好文章,强化“品牌”意识、“科研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务科级干部述职报告
       食品检验室领导述职报告
       酒店人事部领导述职报告
       乡镇副级领导述职报告
       小学副级领导述职报告
       中学副级领导述职报告
       退休教师述职报告
       外语核心组领导述职报告
       会计专业教师述职报告
       乡村文化站领导述职报告
     
    政协提案的情况报告
    厂区安全管理治理方案
    庆七一建党节致辞发言
    某医院十二五纲要
    林业局抵押贷款整治意见
    七年级课程创新回顾
    年公司销售业务助理计划
    检查森林法执行情况报告
    原创首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习材…
    市经贸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院实验信息机构工作总结
    职业学院团讯第2期
    职业学院团讯第期
    高校学院专题宣传片样稿
    加强学院内部建设交流材料
    学院开展解放思想活动方案
    学院教学援助活动方案
    学院科学发展观调查研究报告
    学院教师先进性教育个人党性
    长沙深圳等五所职业技术学院
    述职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