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执政之要、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我区自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以来,教育保障更为坚强有力,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教育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年,我区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逆势增长的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破解教育难题,推动了教育科学发展。现将本人年教育实绩述职如下:
一、科学决策,重点解决教育核心问题
只有发展教育,才能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决策是确保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航灯。年,我坚持一月一次教育调研,一季一次听取教育汇报,一年一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我亲自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市二中、湘南中学、职业中专、市一完小石榴湾校区等区直学校和大奎上、岗脚、荷叶坪等边远农村学校,调查研究。先后听取了教育等部门关于职教中心组建,城区扩容规划,合格学校建设,教育经费筹措等情况汇报。在全面掌握教育工作现状和困难问题的基础上,于10月13日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重点明确了如何解决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城区学校扩容、合格学校建设、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
各级各部门围绕决策,政令畅通,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大力开展“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建设,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率达87.5%。成立由区长任组长,教育、财政、劳动、发改、科技、移民、扶贫、职中等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职教中心,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教中心规模达3466人,各类培训2300人,职中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办学经验在中南六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会上推广。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太挤、农村学校太弱问题,大力开展城区学校扩容和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完成了高职东院整体接收,实现了市一完小石榴湾校区按时开学;全面启动了湘南小学、龙门小学、爱莲湖学校选址、规划、报建工作;改造危房5万余平方米,创建农村合格学校7所。大力开展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创建工作,构建了全区信息技术教育网络平台。大力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提升和业务能力提高,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25人,组织教师培训1200人次,公开招聘教师35人,评定市级骨干教师14人,区级名师2人,名校长1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实行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制、边远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制和向农村教师倾斜绩效工资制,有效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二、科学投入,重点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发展教育事业,经费投入是关键。年,我区在推动经济逆势增长的同时,坚持保重点、保发展、保民生,重点解决了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坚持教育投入财政主渠道。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比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增长13.25%,与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14.26%,提高 1.01个百分点。年生均预算内支出比年生均预算内支出高370元,预算公用经费高57元。坚持教师工资按国家及省定项目和标准金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政策性津补贴、年终奖、绩效工资、特岗山区津贴等福利待遇由财政全额预算,由工资中心统发,教师社会保险由有关部门与财政直接联系,全部得到落实。困难家庭学生扶助金、生活补助、中职学生助学金由财政全额预算,及时拨付,按时发放。年,我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事业720万元,占总额的67%,城市教育费附加900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314万元,专项基建经费280万元和上级下拨3700万元全部用于了教育。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