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制作、播出了20多期感人肺腑的新闻片,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资助学热情,共帮助23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12月主办了第二届全市及周边城市体育健身舞蹈电视大奖赛,吸引了全市400多人和萍乡等周边地市的舞者积极参加,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四是精品创作立足本土、求新求变,宣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我们通过实施“创新、创优、创精品”战略,局属各媒体纷纷加大节目栏目创新力度。市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增加到每周两期,同时实现了与县(市、区)的直播连线,把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平台前移,共受理听众来电600多个,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件。市电视台加强与县(市、区)之间的宣传合作,在《新闻》中继续办好、办精子栏目,不断拓展报道题材。广电报启用《生活周刊》报名,内容更加丰富,读者群进一步扩大,今年4月《广播电视报》被评为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60强。2011年,我市共有2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此外,在实施精品创作战略中,我们克服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因素,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投拍了首部胶片电影《心灵的小河》。这部反映环保题材的儿童故事片2011年先后在等地放映,深受专家和观众好评,并在今年4月全省优秀影视剧评比中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荣获唯一的二等奖。
五是宣传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有效净化了荧屏、声频。我们着力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双管齐下,强化新闻宣传管理。进一步强化新闻宣传领导责任制,坚持新闻例会和三级审稿制度,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加强政风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树立新闻从业人员有令则行、有禁必止的良好作风。一年来,局属各媒体无一例违反上级有关规定受到查处或通报批评的现象;无一例因节目低俗化问题被省局通报批评或约请谈话。
二、始终致力服务民生,践行科学发展,各项事业建设有了新突破
一是圆满完成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去年以来,共计争取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局建设设备和资金近70万元,完成了电视发射台技术更新改造建设工程,中央一套发射功率由原100w提高到300w;增设中央七套300w发射任务;该项工程11月份通过了省局验收。我们还通过光缆、微波、卫星接收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善节目传输效果,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3%和98.2%。
二是全面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我们与县(市、区)广电部门签订了“村村通”目标责任书,将“村村通”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加强日常督查和管理,确保了“村村通”工作按计划进行。全年共完成221个“村村通”建设任务,是省下达任务的112%,多次受到市人大、市政协调研组和省局检查组的肯定。
三是移动多媒体建设工程和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加快。通过努力,我市移动多媒体建设得到总局、省局的支持,为我市配备了80多万元的设备,目前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组建市移动多媒体运营机构,大力发展用户和增值业务,使之成为我市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2011年,我们还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对市电台、电视台的采、编、播设施进行了更新,使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信号更加稳定和清晰。今年4月还完成了政府采购程序,对市电台音频工作站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目前基本上实现广播电视采编播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