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正文
企业党委干部述职报告

间,我先后组织召开了4次会议,制订解决办法,采取上下结合,摸底排查,家访说服等方式,耐心做思想工作。由于工作扎实、细致,及时劝止了两位职工家属的上访行为。

四、积极开展政研活动,不断提高政研水平

加强对政研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支持政研会开展活动。年,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如何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党政干部“一岗双责制”,如何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如何振奋职工的创业精神,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等课题。并结合重组、改革的新形势,针对职工思想活跃、观念更新的新特点,开展研究活动。全年征集论文15篇,召开了公司政研会第一届会,有11篇论文进行了交流。

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认真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对职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爱国、爱企业、爱岗位教育。引导职工争当文明家庭和文明职工。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工的道德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制订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通过树立职工形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搞好对外宣传,扩大我厂知名度。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内部氛围和利于我厂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六、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增强了两级班子和全厂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和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

加强了班子作风建设。坚持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议》。加强基层班子的考核工作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提高了各级、各类干部素质。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建水平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观念。不断深化“二次创业与党员作用”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带头转变观念,带头艰苦创业。先后组织党员开展了“讲党性、比贡献、树形象”活动和“创优异成绩,做积极贡献,向党的十六大献礼”活动,号召和动员党员努力工作,扎实创业,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在生产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全年发展新党员4人。注重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预备党员的考核工作,严把“入口”,确保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重视党务干部培养、培训。利用冬季相对空闲时间,举办了党支部书记和机关党群干部参加的党务干部培训班,讲授了“基层党支部工作方法”、“党支部书记素质”,“组织发展工作知识”及“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题内容。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纪检监察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在我的主管下,纪委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组织了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组织干部观看了《高墙内的钟声》和《沉重的代价》等录像片,使大家深受教育。

加强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完善、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11厂党风廉政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拆迁办干部述职报告
       城区领导述职报告
       乡党委委员述职报告
       药店职员述职报告
       乡党委乡长述职报告
       市场部领导述职报告
       银行部门主任述职报告
       老师个人述职报告
       水利局领导述职报告
       教育局干部述职报告
     
    公司乔迁晚会致辞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努力…
    学校财务管理经验交流
    市农药经营资格许可服务细则
    请示写作方法
    须加强社会救助宣传
    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员工年终考核分配方案
    县委干部作风自查报告
    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治理存问…
    治理违法排污企业工作方案
    支持重点工企业发展工作方案
    镇党委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总结
    镇党委依法行政规划调研报告
    企业一套表改革实施意见
    创建诚信企业实施意见
    企业工资集体商讨实施工作意
    科技创新让企业腾飞工作意见
    10强企业稳定增长工作报告
    党委加快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述职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