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批发零售贸易统计:
批发零售贸易统计,是按经济活动的性质,以流通领域中的商品买卖活动为对象而开展的综合性统计。
在流通领域中,通过买卖所进行的物质产品交换活动,按其流通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企业、单位或个人之间直接发生的物质产品交换活动,例如矿山将矿石卖给冶炼企业,钢铁厂将钢材卖给机械制造厂,食品厂将食品直接卖给居民和社会集团;另一类是生产企业、单位或个体户通过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中介机构所进行的物质产品交换活动。例如钢铁厂将钢材卖给物质供销公司,由物质供销公司再转卖给机械制造厂;食品厂将食品卖给零售商店,由零售商店再将食品转卖给居民和社会集团;农民将粮食、蔬菜、肉类等卖给餐饮企业,由餐饮企业进行加工、调制后再卖给居民,或是国内厂家将产品卖给外贸企业,由外贸企业再卖给国外的商人或厂家等。
从经济性质看,又可以分为批发贸易和零售贸易。批发贸易--是指所有那些向国内外生产经营单位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以上均包括个人和个体经营者)出售商品的活动。通俗地说,凡是将商品卖给国内外批发零售业、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服务业的活动,都称之为批发贸易。其中,既包括原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所从事的批发贸易,也包括原对外贸易业从事的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的批发贸易。
零售贸易--是指那些向最终消费者(城乡居民)和社会公共消费者(社会集团)出售商品的活动。其中,既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单位和个体户从事的零售贸易,也包括除上述行业以外的企业、单位和个体户从事的零售贸易。
二、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是为了解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观察和反映商品市场运行趋势,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批发零售贸易统计的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的统计指标和分组,对商品流通领域中所发生的全部零售贸易活动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所从事的批发贸易活动,进行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和整理,综合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总量及其构成、发展速度、来源去向及其分布情况;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经营状况、成果水平和发展趋势,反映全国零售市场的规模、构成及发展变化情况。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的数据和资料,为各级政府了解掌握商品流通领域的基本信息,制订政策,编制计划,调控市场提供依据,更好地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
三、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统计调查对象:
1、法人单位:三个条件
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⑵、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⑶、独立核算盈亏,能够编制包括资产负债在内的全部会计帐户。
2、产业活动单位:三个条件
⑴、在一个场所内从事或主要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活动。
⑵、单独组织活动。
⑶、在企业内部单独核算收入与支出。(城关社-人民商场等)
3、自然人单位:
指公民个人开设的从事或主要从事批零贸易业、餐饮业活动的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个人合伙企业和其他个人。
4、商品交易市场:
是指经国家经贸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或其他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农村产品批零市场、集贸市场、纺织品服装市场、建材市场、汽车市场、食品饮料市场、药材药品及医疗器材市场、家具市场和其他小商品市场等。
四、批零贸易业、餐饮业统计报表的时期、种类和内容:
a、时期:年报综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