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对2001届高二5班(实验班)和高二6班(对照班)的期中考试生物科成绩用z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检验结果①
人数(n)
人均分()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55(n1)
76.8(x1)
13.9(δ1)
z=0.35<1.96
p>0.05
不显著
对照班
53(n2)
75.9(x2)
12.8(δ2)
分析:在本次考试之前,我们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从结果看,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所反映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无显著差异。
②我们在2000年6月对上两个班的期末考试生物科成绩用z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检验结果②
人数(n)
人均分(x)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55(n1)
74.9(x1)
13.1(δ1)
z=2.96>2.58
p<0.01
特别显著
对照班
53(n2)
67.5(x2)
12.9(δ2)
分析:在本次考试前的近九个月中,我们将实验因子施加于实验班,从结果看,实验班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超过对照班。要说明的是:对照班的成绩虽然不如实验班,但在全年级八个理科班中,仍处于中游。
③我们在2001年7月底,对以上两个班的高考“理科综合”成绩用z检验的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检验结果③
人数(n)
人均分(x)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55(n1)
210.8(x1)
28.9(δ1)
z=2.90>2.58
p<0.01
特别显著
对照班
53(n2)
196.4(x2)
29.1(δ2)
分析:从表中结果看,又经过一年的实验,增加了一个实验因子,实验班的成绩仍显著好于对照班。由于高考“理科综合”成绩是理、化、生三科的综合成绩,而z值仍高达2.90,我们甚至可以推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