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培训中受调查的29人中,仅有13.8%的人非常想成为专职科学教师或长期兼职教科学,而有13.8%的人不想成为科学教师。受调查者中63.2%的人认为科学课难教。在让他们自由选择任教学科时有79.3%的人不愿选择科学。由此可见科学课较其他学科难教,专业的教师比例太小了。
2、教师的教学方式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5.2%的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讨论法,41.01%的人在教学中主要使用活动法。有37.9%的教师认为学生活动耽误时间,不如自己讲授的效率高,由此反映了我县科学教师的观念落后,没跟上课标的要求,把师生的地位没有摆正。
只有46.7%的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效果非常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21.3%的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性学习,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及时指导,一部分教师感到的学生的探究活动无从指导,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有的教师对教学持畏惧、茫然态度;有的教师换汤不换药,以前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低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一部分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一部分兼职教师把其他学科教学移植到科学教学中,忽略了科学课程的特点。
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本次调查中学校的硬件教学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70.4%的教师反映教具不够,75.2%的教师反映实验器材缺乏,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教师对校内资源或校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加之校内教具及相关教学设施的不足,科学课程实施的阻力还很大.。
(四)、小学教师的培训需要
1、提升专业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我县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极少,科学课教师主要由原数学课教师(大约占70.5%)和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大约占12.5%)组成。原有的自然课教师中,感到能够或者勉强能胜任科学课教学的不足17%,而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特别是科学实验操作),知识水平上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所以很大部分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尤其是实验操作能力)
2、理解新课标
由于接受培训少,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有限,85.1%的教师要求专家带领他们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但新课标的学习不能空谈大道理,需结合教学实际。
3、吃透教材
从自然转到科学,教材变化很大,教师们急需掌握如何把握教材,理解教材,落实课标。
4、提供教学示范
调查中100%的教师都提出要提供教学示范,少讲理论,而且要求通过教学示范来提升教育理论、更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5、如何开发教学资源
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但教学资源不足是困扰我县科学教学的最大问题,70%以上的教师迫切需要掌握如何利用当地条件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校内资源。
6、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上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培训内容对教学的针对性、指导性强,少讲空洞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