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她的手,当庭所有人中只有我一个女的,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成为那个母亲暂时的依靠,可以给她一点力量。先劝抚她不要太伤心,孩子还小,会犯错,但是他改了,如今也当庭释放了,您别太伤心,他会好的。那个母亲也拉着我的手,用力的点了点头。等母亲心情平复下来,话也多了,我一直当倾听者,虽然只是听,但收获不少,知道了很多我没想到的情节。等她说完了,我问她孩子的未来要怎样计划?母亲说我想带他回老家,不会再让他犯错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个细节,开庭前在休息室等候的时候这个母亲有几分钟特别激动,当时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把自己的疑问向母亲提出,母亲说因为当时我从门缝里看见儿子被押了进来,我心里难受,我想他。这一天的采访很成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挖掘出了读者可能想知道的东西。
还有一件事,就是影响颇大的由“小三儿”引起的“死亡博客案”。女白领姜岩因丈夫王菲有了第三者感情破裂而跳楼,“死亡博客”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网友“口诛笔伐”声讨王菲。饱受舆论谴责的王菲为此将转载“死亡博客”的三家网站北飞的候鸟、大旗网、天涯网告上法庭。开庭期间,法官在第二次提醒旁听人员不要做记录的时候,一个旁听的女士举起了手,情绪很激动,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网友,不认识姜岩,但一直很关注这件事,她说她有权利也有义务还原一个真实的现场,她说她很少跟贴,不认为网站有诽谤,认为王菲很有问题。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被法警带出了法庭。法院的联系员跟记者说不要把旁听人员被法警带出法庭这件事登出来,但是我觉的这件事很能抓眼球,重点并不在法警把人带出了法庭,而在于庭上有旁听者会突然爆发,发生的很突然,完全没有人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当时就想,不管能不能登,新闻一定要写,登不登是领导的事情,写不写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既然这是事实,又被我看到了,我就可以写,这是我记者的责任与义务。很幸运,这篇报道登了出来,并且配的图片就是那位旁听被法警带走时的照片,如果当时我软弱了,没坚持,这篇报道就文图不符了。期间原告的律师说了一句话:以键盘为武器,砍下他的头,给死者作祭品。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冲击力,当标题很合适,我很幸运,这个意见被采纳了。当记者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请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多数是马路牙子,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这个暑假非同寻常,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在报社更是明显的感觉到一切为奥运服务,每周开例会的时候都会听中宣部的各种要求,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开例会的时候还会讨论下周的选题,但由于我是实习生,不用报选题。奥运圣火在北京传递的第一天,我早上6点就到报社,一边看电视,一边抓细节,一边写稿,细到每个火炬手跑了多少步。编辑问我每个人跑多少米,我说30米,编辑说确定吗?我就有点二乎了,不敢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得得到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报社里贴的数量最多的就是“什么是新闻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