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还对那些非凡的日子记忆犹新。
2002年7月,矿区遭受了开发建设以来最惨重的飓风袭击。导致
生产和生活区停电停水,200多根电线杆和电塔被刮断或严重倾斜,全厂279口油井和100多口水井停止运行。风势稍缓后,顾不上大雨滂沱,我带领抢险突击队员,赶赴牛居、青龙台、茨榆坨三个油区的井上排查险情,清除路障。一路上电线断线、短路处很多,抢修中的不安全隐患也非常多。在通往茨13块的路上,狂风将一棵棵大树刮断,横在路中心,拉油车辆无法通过。我带领抢险员工顶着大雨,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搬走了近60棵大树,确保了8公里的油田专用路畅通无阻。
还有一年元旦我到科一联,正赶上员工为原油装车做预备。在xxxx油田一年刮两次风,每次半年,即使在雨季,那里的风也在5级以上。时不时员工就会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暴,狂风如恶狼般嚎叫着,卷起细密的砂石打在营房上发出刺耳的撞击声。上午,火车到了进行检车。冬季检车相当困难,由于原油遇冷轻易凝固,像沥青一样,导致车的闸门有许多开关不灵。加上风力又大,我和员工们检车时都睁不开眼睛,砂石打在身上脸上隐隐作痛,检查第一列车就花费了2个多小时。当时由于元旦,人手不足,从其他岗抽调也只有平时人手的一半。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我把人员分成了6组,在大家共同努力下12个小时装车完毕。正当大家举起麻木的双手互相拍手庆祝时,大家对我说:“吴厂长,你辛劳了。”我感动了,其实他们才是天天工作在那里啊。
每每想起这些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其实领导干部身上就应该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和品格,这种特质和品格就像一条纽带,时刻规矩着我的脚步,同时造就了我和普通员工之间这种朴素的情感和对企业朴素的忠诚,以及由此引发的朴素的行为。
记得刚从矿长提升为副厂长不久,矿里一位长住单井点的老员工在半夜里找到我家。平时看见他都是在单井点,这天这么晚看到他,我有些惊奇:“老李,不住井上怎么回来了?”他带着哭腔请求我说:“矿长,我那精神病的儿子找不见了,怎么办呢?”我赶忙穿好外套随他下楼。当时正是深秋,又下着雨。大半夜的,怕影响别人睡觉不能大声喊,我们两个只能打着手电,在漆黑的夜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找遍了周边镇上的大街小路。我们两个互相搀扶着,还冻得直打冷颤,更别说一个没拿雨具的孩子了。越是这样想,我心里越着急,脚步也愈发走的快。终于三个多小时后,我们在一家人家的屋檐下找到了已经冻得嘴唇发紫的孩子。怕孩子感冒,我又找车给孩子送到了医院。直到孩子状态平稳,我才放心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清晨了。
立规矩不徇私抓源治腐下功夫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对个人要求要守规矩,对做事要立规矩。尤其是治理工作中一程一式,一环一节所要求的严谨,都参杂不得任何感情色彩。生产建设资金是生产投资的重头戏,我手里握着近千万元投资成本的分配使用权。老家的弟弟连续三次找到我家里,让我在厂里帮着找点活干。最后一次,我只好跟他解释,来厂干活的无论是生产队伍还是基建队伍,都是经过资质论证的施工队伍,再说还要通过厂里招投标,没有资质的队伍要是入厂,最后不仅延误了生产时间,企业的成本资金也打了水漂。听我说完,弟弟二话没说起身就要走,在他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我告诉他,假如想让哥哥好过,这样的事情就别再提了。后来,其他几家类似的施工队伍找到我,我就跟他们讲弟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难而退了。但也有一部分人来我这里要用钱来买通他们的发财之路。电力治理是我对外治理的重点,由于茨采厂所辖站点多、线路长、覆盖面广,偷盗电现象时有发生。为从源头上杜绝偷盗电现象,我下了狠心要集中整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