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的有机统一,切实改变了生产经营与财务资产两张皮的现象。组织制定了工效挂钩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把阶段性考核与全年考核有机结合,做到严考核、硬兑现,提高预算指标的严肃性,确保实现预算目标。,在金融海啸造成诸多企业经济低迷时,铁路局运输指标却全面刷新,全年货物发送量、旅客发送量等19项运输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运输收入实现276亿元,运输总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预算目标。
二是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就财务管理而言,如何抓好财会基础工作至关重要。经常强调,“算错数是会计最忌讳的事”。在他的领导下,铁路局致力于强化基础、规范核算,组织实施了财会信息化建设规划,全局实现了财务数据集中处理、内部往来网上磨账、财务账项实时查询和决算报表网上受理,全面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极其重视财务人员培养工作,反复强调“人才最重要”。在他看来,管事先管人,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推动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发展的根本保障。着力推行学习型财会队伍建设,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和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财会人员培训,有效提高了财务人员整体水平。为90个基层单位配备了总会计(经济)师,使重大经营决策的质量得到提高。在全路第四届会计知识竞赛中,铁路局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另外,还通过邀请纪委、检察院、法院的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和反腐倡廉教育,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强化成本控制。铁路运输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运输收入全额上缴铁道部,成本支出预算由上级下达。如何控制好支出目标,是他一直潜心思考的课题。去年以来,他组织实施了成本管理“周计划、日结算”制度,以“周预算审批、日结算支出、周报告分析”为手段,建立了生产、经营、成本的有机联系,使生产任务与财务预算实时匹配,确保预算执行有序可控。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针对机务段这个全局最大的支出系统,组织研发并推广使用了《机车运用指标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使机务系统预算管理适应运输生产变化,分线别(区间及上下行)、分机型、分运输种别(客货)核定有关预算,大项支出指标得到了有效控制。,仅机车用柴油“低烧二号”就实现节支8000余万元。
坚持原则的好管家
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平易、宽容、正直,在铁路局财务战线上工作三十多年,无论是在基层站段、铁路分局还是位至路局总会计师,都有着极佳的口碑和很强的亲和力。外表儒雅温和的他,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能与同事们无障碍地沟通和交流。同事们都愿意与他谈心,遇到了困难,也愿意找他帮忙。而在工作中,他则坚定而执着,“居高位而不易其本”。正是他对工作,对自身要求的极其苛刻,让他赢得了上至各级领导,下至职工群众的普遍赞誉。
“李总工作稳健,原则性强,是一位难得的好管家。”这是与共事的历任领导干部对他的评价。在铁路局,100多个下属单位,难免有人想多花点儿、多要点儿。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却都碰了钉子。他经常对他们讲:“铁路局的钱,虽然不是我个人的,但每一分都要用到正地方,违反党性原则的事不但我不能做,你也不要做。”始终如一的他,使来访者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在其人格魅力的感召下都心悦诚服地离开了。仅,运营单位日常费用预算较上年同期的核减率在10%以上;工程批准预算较提报概算的核减率达到了20%,节省的资金全部用到了职工增收和重点工程建设上。
“小事不能犯错!”这是他经常与分管部门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
他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和党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