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粗线条、且各地不一和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问题的情况下,效益审计确实难开展,这是审计干部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审计机关要组织审计干部深入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就要讲效益的精神,突破效益性审计难搞,满足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思想认识,确立注重效益性审计新观念,使其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确定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中心来展开,不仅查清被审对象及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管理、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弄清其是否廉政勤政,而且要查清其效益性,查清其领导工作效能,弄清其是否政绩突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被审计对象廉洁勤政并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党委管理干部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审计机关在审计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上,应集中力量,突出四个重点,务求实效。一是财政财务收支和地区政府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二是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情况,包括决策形成程序是否规范,是否经过集体讨论,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等;三是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四是执行财经法规、遵守廉政规定情况。做到查清“六个有无”和“一个是否突出”,即有无做假账的现象,有无重大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有无搞 “形象工程”造成严重负债,有无违纪违规行为,有无不廉洁行为,有无管理上的漏洞;财政收入、税收、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是否超额完成,成效是否突出。
3、突破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到被审对象所在单位查查账的思想认识,在审计途径和方法上,实行由到被审对象单位单一查账向多途径多方法综合运用转变。当“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到被审单位查查账”的思想认识在一些审计干部中刚露头,审计机关就应通过案例教育,使审计干部充分认识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事项极其问题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破除这一旧认识,确立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才能查明真相,强化对领导干部审计监督的新观念,在审计方法上实行由单一型向多类型综合运用转变,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查账与座谈、调查相结合。除采取审阅、核对、复算、盘点等查看被审单位账、款、物是否相符,债权是否真实,搞清被审单位家底外,还通过与被审单位干部职工个别谈话、召开座谈等方式,了解被审对象任职期间在财政财务管理、经济活动的表现情况,以利于在审计中发现疑点,查证核实,弄清真伪。二是审查所在单位与延伸审查所属下级单位相结合。由于主管单位和所属下级单位的经济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主管单位的有些问题只有通过审查所属下级单位才能查明真相,弄清事项的来龙去脉。三是查看被审单位经济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资料与查看地区经济管理部门统计资料相结合。就是既到被审单位审阅有关财务账册、报表、年度工作总结,看其税收、财政收入和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是否确实完成,又到地区经济管理部门看其上报的经济指标完成数与实际是否相符。四是手工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在保持腿勤、眼勤、脑勤、手勤“四勤”,做好手工审计的同时,为适应地区财政体制改革,成立地区会计结算中心的需要,审计机关应量力而行,添置必要的计算机、手提电脑,引进新软件,可根据审计工作需求,直接从会计结算中心网站下载资料,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4、突破对经济责任评价停留于笼统定性评价的思想认识,在评价方法上,实行由笼统定性向按照科学的依据和原则,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转变。经济责任审计评中审计干部往往有畏难情绪,容易产生将就点、做笼统定性评价的思想认识。审计机关应要求每个审计干部都要对组织和被审领导干部本人负责,在审计评价上摒弃笼统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