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情况。由于查补税收入库日期滞后,在次年入库属正常现象,因此暂时应在超过限缴入库期税票记录中予以剔除。在“申报类型” 字段点击复选框,选择“自定义筛选”,设置查询条件为“正常一般”与“正常代扣”,点“确定”显示筛选结果。
4、保存为另一张工作表。将上述筛选结果复制,粘贴到另一张工作表中,取名为“延压入库税票记录”。
5、处理整理“延压入库税票记录”,分析对比延压税款情况。对“延压入库税票记录”进行分单位分税种汇总,取得延压入库税款的详细情况,并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延压企业及税种等情况,掌握人为调节税收进度的原因。
(五)对未按属地征管的辅助审计
运用excel在全系统的入库税票总表中,将“市直”和“所属税务机关”两个字段的编码进行对照分析,“市直”字段由2位数的编码组成,代表纳税人的地理区域即经营地点所在区域,“所属税务机关”字段由2位数的编码组成,筛选出地理区域和征收税务机关区域不相符的纳税人,即为未按属地征管的纳税人。
(六)对漏征漏管的辅助审计
漏征漏管辅助审计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运用access查询,将一个年度入库数据资料和其中的正常户管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即对两表中的“纳税人识别号”进行对照),在征管清册资料中剔除“已纳税户”、“零申报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筛选出既未申报又未纳税的经营户,这些既未申报,又未纳税的经营户反映出地税局对漏征漏管户的控管环节存在漏洞,具体步骤是:
1、导入数据并调整数据类型。打开access数据库,点击“文件”选项下“获取外部数据”,导入“入库数据表”和“正常户管清册数据表”,在access表的“设计”状态下,将两表的“纳税人代码”的数据类型调整一致,均调整为“文本”型,建立两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2、筛选“未入库的正常户管资料”。在access查询中,点击“查找不匹配项查询”,按照向导提示操作,先双击“户管清册数据表”,再双击“入库数据表”,下一步选择两表的匹配字段中的“纳税人代码”,点击“<=>”符号,“在查询结果中所需字段”框中选择所有字段,指定查询名称为“未入库的正常户管资料”,完成查询,并生成“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此表中已经剔除了“注销户”、“非正常户”和“已纳税户”。
3、剔除“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表中“零申报户”。将已经拷贝的“零申报情况表”导入到access表中,将“纳税人识别号”数据类型改为“文本”型,在“查找不匹配查询向导”中双击“未入库的正常户管情况表”和“零申报情况表”,选择两表的匹配字段中的“纳税人代码”,点击“<=>”符号,生成查询结果为“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的资料,点击“运行”显示查询结果。
4、生成表查询。点击“查询”选项下的“生成表查询”,对上述查询结果进行查询,重新取名为“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情况表”,然后再运行一遍查询结果,将新表保存在access表中。
5、初步分析。在上述表中,发现“税管员”字段名下有“非正常”户,同时还发现有“社保”户和新登记户(未确定税管员,显示为“征收所”),剔除这些非正常因素,才能初步确定漏征漏管户。
6、剔除非正常因素。新建查询,添加“未申报未纳税正常户管情况表”,双击该表中“*”,再双击“税管员”,取消显示栏中“√”标识,条件栏内输入“<>非正常”、或“<>征收所”,运行查询结果,显示相应的记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