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同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针对地税部门不断升级更新的地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没有地税通用审计软件的情况下,成功运用sql server、access、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全市地税系统数据库进行了数据处理,为系统地编制和分析税收申报、征管、入库、欠税、漏征、漏管等情况奠定了基础。
一、通过现场连接,建立审计基础数据库
审计人员在对地税征管平台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前提下,现场登录“山东地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获取了“基本信息库”、“征收库”、“申报库”、“登记库”及“票证库”等基础数据库,然后存储到审计人员的移动硬盘,利用sql server或access软件将数据库表导入access数据库中,初步建立起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环境。随后,审计人员对获取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将拷贝的地税数据与地税会计统报表、金库报表分别验证一致后,依托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处理成果共享,再根据审计分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甄别,确定审计重点,从而加快了审计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传递速度,实现了与地税征收、管理、申报、登记等主体业务的全流程贯通和融合。
二、围绕审计重点,搞好数据整理分析
一是对纳税人已缴入库税款的详细数据库,采用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关联查询、分析、对比等辅助审计方法,对所有纳税人的已入库税款分税种汇总、排序,取得全部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详细资料。二是通过对欠税原始数据库进行欠税时期筛选、数据透视分税种汇总、数据关联查询等数据处理,分清欠税期限,摸清欠税规模,全面掌握地税部门陈欠、新欠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三是通过取得的纳税人纳税详细资料,对税源大户进行重点抽样检查,与纳税信息进行对比,找出税收增减变动的原因,针对税款整数入库现象及对流转税和城建税的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比率,确定疑点纳税户,再手工查阅征管资料,掌握其应缴各项税额,对照已入库税额,发现少征漏征税款问题,进而审查地税部门是否征收预交税、重复税和人情税、过头税等问题。四是针对近几年各地相继出台“引税”政策、相互挖挤税源、侵占其他区域税收的问题,通过入库税票数据库,对特殊单位代码进行分析和筛选,查出未在征收税务机关登记而在其区域纳税的情况,掌握挖挤侵占其他区域税收的审计线索,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五是通过对入库日期超过限缴日期的纳税记录的分析处理,掌握延压企业税收的规模、各税种情况,查出地税部门延期积压当期税款和人为调节税收的问题。
三、抓住审计重点,开展辅助审计
(一)对少征税收的辅助审计
通过获取的入库税票数据,确定下载数据中税款的所属期,要求与纳税单位征管资料反映的税款所属期时间相一致,再通过对入库税票数据进行分单位分税种的汇总处理,取得“重点税源户征管情况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样分析,确定少征税收审计疑点,形成“审计疑点情况表”,作为审查地税部门是否存在少征漏征税收的重要依据。具体操作步骤是:一是对数据在6万条以下的入库数据的处理。首先用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按纳税人识别码(以下简称“单位代码”)分类汇总,单位代码作为电脑识别的唯一分类标识,用以汇总纳税人缴纳各项税款的数据最为精确。而且在户管清册表中,一个单位代码也只对应一个单位名称,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将上述已经按单位代码分类汇总的电子表格与户管清册表格,通过连接查询功能,将与单位代码一一对应的单位名称显示出来,按顺序排列在分单位分税种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