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忙碌的十天;
十天,快乐的十天;
十天,多彩的十天;
十天,幸福的十天。
可意义却非凡!这十天里,十天虽短。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市区乡村开展了送医送药送文化”活动。此期间,14名学生队员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义诊、支教、协办第一届村文艺汇演等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义诊—忙碌的十天
做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孟书记对我支医方面的要求,发挥中医学院专业特色。为此,学生大胆尝试,积极补充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与当天的医疗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践中发现问题,实践中解决问题。由于我分工方法是分成三组:支教组、支医组、后勤组,所以每一组都有机会亲自实践义诊、支教、后勤服务等活动,活动实行轮换制,使每位同学都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组经历不同的体验。
和支医组队员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孟老师、李焱老师和李静老师为乡亲们诊病,循序渐进的工作学习方法让我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小分队第一天就接诊了50多位村民。可也是仅限于观看。但我中午休息时间就抓紧学习相关针灸、拔罐知识,下午已经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工作了这样,小分队队员就从“观看帮忙者”变成了亲自实践者”用这个方法,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大致掌握了针灸、拔罐、耳穴贴压、测血压等基本技能。
一边迅速把针扎在曲池穴上,依然还记得第一次被扎针的情景:李焱老师一边安慰我一点儿都不疼。第一次感受到书上说的得气”刚取下自己身上的针,就在李焱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给自己扎了李焱老师和同学们不断鼓励我帮助我克服对针产生的恐惧感,终于,把针扎进了自己的曲池穴,随后,又拿自己的足三里”练了练手,觉得在扎针时候不仅要准而且要狠,手劲拿捏得要恰当。
生活上得到村民的很大帮助,最让我感动的当属我与村民们深厚感情。下乡的十天里。每天都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给我送来豆角,让人生地不熟的省去了时间去集市上买菜。有几位老人每天都来我这里扎针,风雨无阻,这些不仅让我感受到对我小分队的信任,更让我明白肩上的重大责任!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村民们进行义诊的时候,纸上得来终觉浅。感觉到自己医学知识的严重不足,医疗方面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相信这次下乡的经历会令我更加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时光。
支教—快乐的十天
本以为不会赢得孩子们好感,因为没有与小孩子交往的经验。本以为会是孩子们眼中“面目可怕的政教处主任”本以为会在支教的第一天灰溜溜地返回村委大院,可当孩子们那一声声“老师”喊出来时,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一名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
那么在支教组体会到孩子们活泼与可爱。支教组,如果说在支医组体验的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工作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会太极拳,并培养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为要参加最后一天的村第一届文艺汇演,为了这次演出,小分队的全体成员从刚下乡就开始积极筹备,支教乃至日常生活中我便融入了这些元素。给村的小朋友们开的音乐、绘画、健美操、太极拳、诗歌朗诵等课程,一方面教给了小朋友们知识,另一方面积极督促小朋友复习、排练,成为晚会的一些重点节目。
听到教师们最多的字眼是漂亮,这样需要从小学生中选拔一部分学生来表演节目。选拔的过程主要由小学教师来完成。选拔过程中。大方。不清楚那位小学教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可在眼里,每个小孩子都是天使一样美丽。有一名小女孩儿被一名教师当众指为:上次临阵脱逃,这次不能要!无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