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健康发展。
2、大量的商业贿赂行为使国家的税利大量流失。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大的损失,形成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据有关部门预算,仅在全国药品行业,由于商业贿赂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入的 16%。
3、商业贿赂行为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诸多有关假冒伪劣产品案例表明,它们之所以能在全国通行无阻,其主要法宝就是在其经营中大兴商业贿赂之风。
4、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的竞争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状况,使生产者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以及在什么时候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并且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防止资源和劳动的浪费。但是商业贿赂的出现,使交易的大平不公平地向行贿者一边倾斜。资源及劳动不合理的流向了行贿者一边。这势必阻碍市场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技术,生产的进步。商业贿赂为不法生产经营者大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大开方便之门。现实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得以泛滥,屡禁不止,不能不说,商业贿赂的诱惑是其中一大原因。
5、商业贿赂行为已经成为孽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由于商业贿赂行为的存在,企业经理、采购人员、供销人员以及政府官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贿赂、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败坏商业风气,腐蚀了干部队伍,影响了安定团结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经济领域中犯罪现象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近年来我市开展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局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为目标,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制度,不断规范采购行为,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较好地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据统计,从20*年至今,我市政府采购规模累计达61.8亿元,比采购预算资金节约7.3亿元,资金节约率达10.6%,比市场平均价格节约10%以上。
(一)把握关键环节,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公开招标是透明度最高,竞争最充分的采购方式,最能体现规模效益。为此,我们在政府采购项目执行审批程序中,坚持以公开招标为主,严格对非招标采购方式的审批。一是加大公开招标的实施力度,对政府采购方式的审核更加严谨。二是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制度。除了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以外,其中标结果也全部通过政府采购网予以公布。三是编发政府采购文件资料汇编近4000册,并及时向市直单位、采购代理机构和部分供应商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的通知》(武财采[20*]457号)1000份,增加了政府采购政策的透明度。四是公开承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八不准”、牢固树立“八种意识”。在全年政府采购工作中,没有发生违纪、违规行为。
(二)加强专家库建设,规范专家评审制度。我局与市监察局联合制发了《武汉市市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武财采[20*]76号),结合我市政府采购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按专业对现有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专家库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市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目前拥有49种专业的政府采购相关专家790名;二是实行政府采购专家执业资格管理,给196名专家颁发《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聘书》,对评审专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日常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人员。保证了采购项目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采购评审工作质量得到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