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了"积重难返、难以根治"的思想认识,澄清了"毕其功于一役、速战速决" 的思想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使广大职工普遍受到教育,错误观念基本得到纠正,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增强,为深入开展治理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查摆问题,边改边建
在自查自纠工作中,集团公司围绕治理工作的六个重点部位,提出了"四查、三摆、二议、一梳、二建"的工作方法。查思想、查行为、查制度、查线索;摆工作中的不正当交易事实、摆行业中的商业贿赂现象、摆手中权力的运用;议不正当交易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手段、议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办法;对查摆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整改思路;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程序。同时,在查摆中,紧密结合企业领导人员离任审计的情况,结合各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的情况,结合信访举报核实的情况,结合清产核资的情况,认真查摆企业体制、机制、制度及管理中易发生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问题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找出了17个方面的问题,为加强管理、进行整改提供了依据。针对集团公司刚刚合并重组,各项规章制度尚不完善的特点,从自查自纠工作一开始就注重制度建设。到目前为止,集团公司结合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已发布工程管理、房产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规章制度61项。
(五)开展研讨,解决难点
为了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扎实开展,针对反映出的"如何把握正常业务交往与不正当交易的界限"、"自查自纠抓什么、怎么抓"以及"如何不走过场,切实取得实效"三个难点问题,先后两次召开了由各子集团、事业部、机关党总支、联系点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和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研讨会,集中大家的智慧,破解难题。首先,针对正常交往与不正当交易的界限问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剖析典型案例,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商业贿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不正当交易的界限做出了界定:即从主观上看,是有预谋的、是一种主观故意,是对其他竞争者的排挤,目的是为了获取交易的优先权,获得更大利益;从获得的手段上看,必然伴随着商业贿赂,而且数额巨大,突破了法律的规定;从获得的形式上看,是隐蔽的、非公开的、见不得阳光的,往往是权钱交易在先,不正当交易在后;从危害性上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和职工利益被损害、个人思想被腐蚀。其次,针对自查自纠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我们在总结和归纳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围绕治理重点,着重查制度、查管理、查合同,既要盯住查了多少问题,还要看通过治理取得了多少成果,建立完善了哪些制度,总结了哪些经验,取得了多少效益"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查、摆、议、疏、建"的具体工作方法;提出了使集团公司全体人员普遍受到教育,错误观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得到纠正,权力得到规范的目标。再次,针对如何不走过场,切实取得实效问题,确定重在完善业务工作流程上下功夫的要求。
(六)分析案例,规范流程
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流程是规范工作程序的,在业务管理中二者缺一不可。在案件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不仅是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的问题,而且还有业务流程不完善,执行业务流程不规范的问题。集团公司所属原土地经营分公司在20*年*市口拆迁过程中,曾在拆迁工作10个业务流程中的签订合同、编制和审核拆迁补偿方案、签订拆迁协议、发放拆迁补偿款4个环节上,未严格执行业务流程、规范操作,造成国有资产被诈骗7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