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情况报告
5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以上,煤化工产品产量达到110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煤矸石和煤灰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0%;产值达到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43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5%以上。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电源开发与电网建设配套协调发展,加快电网优化升级,提升外输外送能力。把建设成为电力充沛、电网结构合理、输送便捷的“西电东送”枢纽。到“”末,建成以750kv超高压、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等重大电网建设项目为支撑的国家级输电大通道枢纽,实现向华北、华东地区大规模输送电,年输电总量达到600亿千瓦时,到年达到900亿千瓦时。
能源化工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是:紧紧依托资源分布,建设“五大项目区”。规划总面积约为425平方公里。一是培育形成以火力发电、煤制甲醛、聚甲醛、多聚甲醛、脲醛树脂、丁二醇等煤化工精细产品为主的崆峒区煤电及煤化工精细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是培育形成以煤化工、石油开采及炼化为主的低碳经济示范园区;三是培育形成以煤炭深加工为重点,以甲醇为龙头,以二甲醚、烯烃等后续产品加工为主的华亭煤化工初级原材料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四是培育形成以煤电转化,煤制醋酸、醋酐、醋酸乙烯等产业链为主的崇信煤电及煤化工中间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五是培育形成以煤炭开采、煤炭精细加工、热电联产及粉煤灰、煤泥、煤矸石等综合利用项目为主的灵台煤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
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