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验收情况
年以来,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10.83万亩,经检查验收,造林保存面积10.83万亩,面积核实率为100%造林成活保存率≥85%面积25594.3亩,占10.83万亩的23.6%成活保存率在7084%之间的面积73314.87亩,占10.83万亩的67.7%成活保存率在4169%之间的面积8359.09亩,占10.83万亩的7.7%成活保存率≤40面积1031.74亩,占10.83万亩的1%
二、存在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任务重,政策性强,既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全县上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近8年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暴露出我县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部分乡镇管理松懈,影响工程成果巩固。随着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结构性调整的变化,部分乡镇放松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对工程抚育管护、档案管理等工作抓的不紧,存在资料不齐全、管理混乱、人员调动后资料交接不全、不及时安排专人管理等现象。
2间作地段林草争水矛盾突出,林木成活保存难。个别地段由于在工程实施初期间作苜蓿时没有开沟,为树木未能留足通风带,苜蓿根系发达,与树木争水矛盾突出,树木在生长期所需水分不足逐渐死亡,出现年年补植、年年死亡的恶性循环,不仅劳民伤财,影响群众管护的积极性,也成为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的最大障碍。问题比较严重的为重兴乡年实施的5440亩退耕地造林,成活保存率在70-84%之间的面积1534亩,占28.2%成活保存率41-69%之间的面积2944.26亩,占54.1%成活保存率≤40面积961.74亩,占17.7%全乡不合格率达71.8%必须在下一年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下功夫进行整改,否则将直接影响全县的工程建设质量,严重影响国家、省、市对我县的阶段验收结果。
3责任主体不明确,抚育管护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村社集体所实施的退耕还林,由于涉及农户较多,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分摊到农户后数额甚微,加之村社集体没有确定专人管理,补植补造中应付差事,抚育管护中互相依赖,有个别村社甚至将用于退耕还林的配水用于灌溉农田,致使前几年原本成活较好的地块保存情况逐渐滑坡,极大地影响了工程成果巩固。
4群众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个别群众逐渐放松了对退耕还林的管理,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疏于管护,只想着拿补助,不履行管护责任,存在去年也过关了今年不管也没问题的侥幸心理,使个别退耕还林地块出现由于管护不到位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的现象。
三、整改意见
根据《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办法》国家将对第一轮补助到期的退耕地块逐块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结果将作为兑现第二轮补助的直接依据。目前,县年和年的退耕还林工程第一轮补助已到期,但从自查情况来看,工程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阶段性检查验收,若不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不仅影响退耕农户利益,同时对我县继续争取退耕还林及其它林业重点工程任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各有关乡镇、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整改力度,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
1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责任机制。为巩固我县退耕还林工程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顺利、有效、健康发展,各乡镇要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工程管理,从大局出发,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切实增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