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市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历程
过去的五年是财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财政创造辉煌的五年。五年来,财政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文明、平安、和谐、富强”,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地方财政收入
“十一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58.31亿元,是“十五”期间16.44亿元的3.55倍,从年的5.13亿元增加到年的18.16亿元,收入规模是原来的3.54倍。五年来,全市一般预算总收入平均增速28.7%,超额完成全市“十一五”规划预定目标。其中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是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的2.2倍,年均增速达到17.3%。全市税收收入2.87亿元,是年1.12亿元的2.56倍,年均增速达到20.7%。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也从年的74.6%提高到年的85.9%。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主动和省财厅沟通,争取省级补助收入38.9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5倍,从年的2.99亿元增加到年的13.5亿元,年均增速35.2%。
(二)地方财政支出
“十一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总支出累计完成57.8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73倍,从年的4.2亿元增加到年的17.74亿元,增长了4.22倍,年均增速33.4%。其中,民生累计投入31.87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总支出的55.1%,是“十五”期间的4.58倍,年均增长32.8%,确保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投入不少于55%,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一是干部职工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供养人员年工资总额从年的8200万元增长到年的57000万元,五年间工资额增长了近6倍,年均增速47.4%。人均月工资从年的800元到年的2900元,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速29.4%;
二是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倾斜。“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资金累计投入31.8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58倍。其中,农林水累计投入9.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5倍,主要用于农业各项补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病险水库的加固维修、海防林建设、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文明生态村建设及农民合作社等;教育累计投入1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9倍,主要用于“两免一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小学校舍改造及贫困生生活补助等;医疗卫生累计投入3.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3倍,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农村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基层卫生院建设等;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投入5.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主要用于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及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
二、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市发生巨变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严峻挑战和无限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财政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目标,积极应对财政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工作中提出“依法、准确、廉洁、高效”八字工作理念,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圆满完成全年收支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