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全县实施“提质、提速、提效”工程,有效服务“一会一节”,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一)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但交管警力严重不足。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机动车辆50802辆,十年间各类机动车辆成三倍增长。但目前我县交警大队只有交通干警24人,要对全县1243条、总里程2838.5公里通车道路实施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严重不足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大瓶颈。
(二)驾车人员不断增加,但队伍管理难度很大。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机动车驾驶员40057名,其中:各类汽车驾驶员7639人,农用车驾驶员1229人,摩托车驾驶员31189人,十年间驾驶员队伍发展了三倍。全县“五小类”机动车驾驶员占总数的83%,且大多数常年都驾车在我县南部山区活动。而摩托车驾驶员、非职业性汽车驾驶员及个体驾驶员又占驾驶员队伍的87%,这些驾驶人员个人素质差、驾驶技术差、职业道德差、守法自觉性差,导致驾驶队伍管理难、难管理。
(三)交通秩序不断规范,但管理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县交警大队针对警力少、任务大、责任重的工作实际,创新队伍管理,科学摆布警力,实施交叉执勤、高峰上岗、联动整治等措施,改善和规范了城区通行秩序和停车秩序,实现了城区街道畅通、道路事故减少。但是,城区人口迅速增加、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各类车辆迅猛增长、驾车人员队伍复杂,致使道路交通压力增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同时,我县通车道路90%以上都是县、乡、村三级道路,具有线长、路窄、坡陡、弯急、临水临崖的特点,南山地区普遍存在农用车、摩托车载客运营,且无牌无证驾车、酒后驾车、驾驶报废车辆、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现象仍然突出,进一步加大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压力和难度。
(四)群众交通安全呼声很高,但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县交警大队按照“城区保畅通,道路保安全”的工作定位,广大干警不分白天黑夜、牺牲节假日,无私奉献,严格管理,基本实现了“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明显下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交警工作明显进步,特大事故坚决杜绝”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发生的可喜变化,赢得了党委政府肯定、群众认可、社会满意。但是,全县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十分滞后,城区道路交通指示灯、护栏、停车场、警示标志、路面警示线等还很不完善、不配套,有的甚至还是空白;农村道路的基本安保设施、危险路段及事故多发路段的警示标志、减速带等都不完善,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正常管理。
二、加强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服务“一会一节”。建议县政府借筹备“一会一节”、改善城区环境之机,把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与城区道路改造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在人民路寿康永乐超市至新合作超市间建设一处人行天桥,或与县人防工程结合建设一处人行地道,以减缓人民路主干道人车拥堵压力。二是在人民路全段、西关火场十字路口建立护栏,确保人车各行其道。三是对城区鄂陕大道、人民路、北大街、南大街、环城路等主要街道新划交通标志标线,并在所有路口及道路交接点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牌。四是在路面复杂、车流量大的人民路与北大街、人民路与南大街交汇的丁字路口增设交通指示灯。五是选择合适的地段修建停车场,切实解决县城停车难的问题。六是对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