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壮大对外合作队伍,推动兖矿东华、润泽国际等公司获得商务部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推动以大揽大,加快宁建集团与大连国际公司合作的罗马尼亚、沙特项目,吉布提房屋建设工程,赤道几内亚、刚果工程,天幕集团阿联酋玻璃幕墙工程,兖矿东华公司与中建集团合作建筑工程;积极打造济宁外派劳务品牌,规范泗水劳务基地县市场,推动梁山外派劳务基地县建设,指导任城、曲阜、汶上、嘉祥积极开展外派劳务工作。
——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2009年作为全市开发区加快发展年,建立了开发区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两次开发区工作联席会议,在嘉祥、泗水召开了开发区现场观摩会议。我市14个省级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引进项目个数、进区企业、业务总收入、工业增加值都有大幅度提升,优惠政策向开发区倾斜,招商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全市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去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各项指标虽然保持了较高增幅,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国家政策调整为外经贸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开发区招商承载能力还十分薄弱,各项指标在全省的综合排序虽有提升但仍然靠后;作为招商主体的企业积极性、主动性仍然不高;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等。
二、关于今年外经贸工作的思考
今年,济宁市外经贸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但也蕴含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发展定位更加科学合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发展定位,以及济宁城区新一轮城市规划和布局,对推进城市建设招商、加快服务业领域开放,将面临良好的机遇。二是产业领域对外开放具备潜力。我市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医药食品、煤化工等五大制造业领域,在城市建设、文教卫生、商贸物流、农业综合开发、旅游设施等五大服务业领域,具备了进一步开放的潜力和招商条件。三是招商成果即将转化和落实。去年我市招商力度大,在谈项目存量已达148个,外资额21.6亿美元,仅目前推动的大项目就有61个,外资额16.4亿美元,今年预计将有4亿多美元转化为实际利用外资。
——基本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里要求及济宁市“坚持一个总体要求、推进三个率先、实现一个显著提升”的基本思路,紧紧抓住鲁南经济带建设和文化大发展的契机,继续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新起点上实现外经贸又好又快发展。
——指标体系设置:在刚刚召开的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市政府确定,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分别增长15%;外派劳务、境外投资增长15%;开发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25%。
——工作措施:实施“五个十”工程,立足“两个依托”,实现“两个主攻”,体现“三个突出”,促进“两个发展”,全力推进我市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
(一)全力实施“五个十”工程:引进10家世界著名企业投资济宁,推动10个利税过千万元大企业招商引资,筛选10个工业大项目对外合资合作,推进10个服务业与公用事业项目对外招商,做好10个增资与外资并购大项目的跟进落实。
(二)立足“两个依托”:抢抓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重大机遇,依托新一轮中心城市规划布局、文化产业大发展两大机遇,加大力度,积极做好环保、城市建设、旅游、文化产业等服务业领域的招商引资。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