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发挥优势 强化措施
全力打造原州无公害蔬菜品牌
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
(2008年1月 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原州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近年来,原州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气候冷凉的资源禀赋条件,抓住自治区将我区列入冷凉型蔬菜基地的机遇,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抓引导、建基地、创品牌、促销售,初步形成户为单元、村为基础、基地支撑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全区种植蔬菜5.4万亩,其中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到2万亩,生产各类蔬菜1.66亿公斤,总产值超过1亿元,全区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10元。平均种菜亩均收益达到1800元以上,是种植小麦收入的3.6倍,葵花的2倍,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在区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创新落实“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规模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农牧牵头、乡镇配合、部门协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有关部门和乡镇的主要考核内容,责任书纵签到底,横签到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部门共同抓、乡村干部人人抓的工作局面。在实际生产中,坚持把区委、政府的检查和人大、政协的督查有效结合起来,把动员会、落实会、促进会开在地头上,真正做到了领导指挥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服务指导在一线,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优势,突出冷凉蔬菜生产。7—9月份是我国华中、华南沿海地区高湿、高温季节,蔬菜生产供应处于淡季,市场大量需求甘蓝、菜花、白菜、萝卜、西芹等蔬菜,而原州区的自然条件相对冷凉,适合这些喜凉蔬菜生产,并且能够越夏生长延至深秋。因此,我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抓好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开发,适期播种、育苗移栽、科学管理,与南方主要蔬菜生产基地错开上市时间,打时间差,蔬菜销售顺畅,经济效益良好。目前原州区夏季冷凉蔬菜基地达到4个,夏菜面积达到3.86万亩,年总产量1.08亿公斤,大部分瓜果菜如南瓜、西芹、夏季大白菜、胡萝卜、番茄、辣椒等外销陕西、河南、四川、广州等省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三、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在充分调研、户户见面的基础上,制定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重点种植区域和补贴奖励措施,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督促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算大帐、比效益,让种植大户现身说法做宣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早早地就把面积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通过以奖代补、招商引资等措施,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投入。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300万元,对集中连片种植的蔬菜每亩给予150元种子、地膜补贴。投资1100万元,完成马园设施蔬菜园区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化安全生产,完成原州区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37个产品认证。加强蔬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在蔬菜基地和蔬菜专业村配备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定期进行检测,扩大绿色蔬菜生产,把蔬菜产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四、扩大基地,形成规模效益。根据立地条件,科学定位、明确主攻方向,突出抓了南起清河、北至黑城的固胡、银平公路沿线1.2万亩无公害冷凉型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培育出马园、徐河、孙家河、红城等蔬菜专业村17个。加强设施蔬菜园区建设,采取“土地返租倒包、资金以奖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