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工作是临时的,自己是打工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企业主手里,思想上存在矛盾,行动上不愿出头,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党员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也受雇佣关系的支配而变得模糊不清。
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性大,数量不固定,党员数量少,地域分布广,党员流动性大,“朝增暮减”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浅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
实践证明,凡是党建工作搞得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信誉就高,形象就好,职工干劲就足,发展就快。如亨通阀门、新工钢构,通过抓党建工作,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形象好,信誉高,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主体会到抓党建的好处,尝到了抓党建的甜头。目前,形成了“企业需要,业主支持,职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实现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一)提高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支持党组织的工作。一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养,树立、表彰非公有制企业“抓党建,促发展”的典型,使他们认识到党组织的活动对企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重视做好党建工作。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主认识到各级党委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三是提高党员地位。要让共产党员在民营企业中“吃香”。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把党员作为优先对象;在中层干部等重要岗位的人选上,优先选择党员;在企业劳模、岗位能手的评选上,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提高党员的荣誉感。
(二)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一是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在完成企业的急、难、险、重的任务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扩大党员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要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比如,在企业进行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前,党组织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广泛听取党员和员工的意见,尽可能掌握全方位的信息,并通过企业管理层、决策层中的党员,将党组织的意见渗透进去,使企业的决策合理化、科学化。三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更好地培育企业文化和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达到企业主理解、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境界。四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党组织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指导他们按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工、青、妇组织有特殊的优势,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使群团组织成为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理顺管理体制。
现驻区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存在隶属关系混乱问题,有的关系落在街道,有的落在镇里,有的落在区委,还有的转属之后几方面都不管。即将招聘录用人员企业大都有建立党组织的愿望,但有的还不知如何按规范程序报批,建议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将=====内企业党组织关系统一由=====党工委管理。
总之,=====党工委将坚持“围绕经济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全力推动驻区企业党建工作,促进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互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