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建议有关方面简化信贷手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粮食收储企业最大限度地收购农民余粮。
五是在流转上,适度加强农村耕地规模经营的引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在流转形式上,可以通过转包、转让、代耕、租赁、入股、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把土地的分散种植过渡到集约化经营,通过资金、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引导土地经营者进行品种结构调整,生产优质高效粮食品种,形成规模和品牌,从而提高产量和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两点请求
一是请求尽快实施洼地治理。今年3月6日,我省人大代表团向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递交了“关于开展淮河流域低洼地治理”的议案,其中主要包括x县境内瓦埠湖、肖严湖、寿西湖、梁家湖等4个洼地。上述洼地耕地总面积112万亩,涉及人口73万人。请求帮助协调解决洼地治理三大问题:①兴建大型排涝站。目前我县现有排涝机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建议上级考虑在肖严湖建设刘帝排涝站,在瓦埠湖建设东淝闸排涝站,使得内湖水位能够得以有效控制,降低内涝灾害损失。刘帝排涝站建设工程已经立项,但缺乏资金。希望上级考虑实际情况帮助解决,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工程效益发挥。②建设防洪圈堤。鉴于防洪需要,建议将“四湖”治理列入治淮项目,肖严湖重点加固西堤,修建护坡。瓦埠湖重点加固九里联圩,完成寿县城南防洪圈堤封闭任务。其他小型生产圩堤根据实际,该保的进行加固整修,增强抗灾能力。全面开展灌排渠系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旱涝保收。③扶持洼地群众发展生产。我县瓦埠湖、肖严湖、寿西湖、梁家湖等4个洼地承接合肥、六安、淮南等地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径流,当地农民群众需要承担巨额排涝水费,无可避免地加大了生产成本,建议上级给予补助。每年汛期,我县“四湖”滞洪量大,去年瓦埠湖水位达到22.42米,超蓄洪水位0.42米,蓄水量逾16亿方,滞洪13.8亿方,最大限度地拦截了进入淮河的洪水,事实上发挥着蓄洪区作用,有效减轻了淮河中、下游洪水压力。希望上级根据实际情况,将“四湖”滞洪纳入淮河蓄洪范畴,对沿湖圩区被淹没耕地给予适当补助,帮助沿淮低洼地群众发展生产。
二是请求帮助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计划。我县县城建设由于受规划和土地两大瓶颈制约,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县委、县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但因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xx古遗址影响,城市规划始终未能通过。去年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了我县文物保护规划,《x县县城总体规划》及《x县县城近期建设规划》才相继获得批准,制约寿县县城建设的规划瓶颈已经破解。但在具体实施中,省下达的建设用地计划远不能满足新城区建设需求。今年,我县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的发展思路,省政府原则同意我县南部设立新桥机场产业园。建设产业园,也需要增加用地计划。恳请省政协帮助协调增加我县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同时在土地置换政策上予以倾斜。明年将进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希望上级将我县耕地保护率86.5%下调到80%。
今天,上级领导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深入我县开展粮食主产区建设工作的研讨,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应有效果。我们一定按照上级部署,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