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正文
税费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裕鑫玻纤、良达集团、领东制衣、平阳棉纺、中科化工等15家企业销售收达到10亿元以上。

2、围绕创税农业上项目,培植农业支柱财源。积极转变思路,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突出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依托蔬菜、食用菌、桑蚕、畜牧、林果五大主导产业,加大“农字号”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植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流通项目,使财政增收由生产环节转到农产品深加工、购销环节,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2009年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今年又投资2.8亿元,新上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全市新建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20家,全市专业市场总量达到160处。正邦集团投资1亿元新上食品加工、冷储二期工程,日屠宰肉鸡能力由去年的4万只达到10万只,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项目落户新泰后,既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泉沟镇xx大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带动2500个农户发展畜牧业,年创利税870万元。楼德镇清大乳业有限公司带动奶牛养殖户2500个,年创利税1000万元。青云办事处东南关村投资5800万元建设的青龙路市场,营业面积136亩,年交易额6.2亿元,创利润1600万元。

3、围绕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档次上项目,培植商贸服务业支柱财源。以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大项目,建设大市场,形成大流通,发展大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实现服务型经济向税源经济的转变。今年以来,总投资12亿元,开工建设了8个较大的商贸服务业项目。xx国际机电五金交易中心投资6亿元建设的鲁中五金商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建成开市,已有40多家浙商签订协议入驻;投资3亿元的平阳河国际商贸中心,占地6.8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已有37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代理或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入驻经营;投资1.1亿元的四星级荣峰大酒店、投资6200万元的三星级桃园大酒店、投资4000万元的金鼎商务广场年底将建成开业;投资6000万元的银座商城正在加快建设。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利税1.2亿元,新泰将逐步成为鲁中地区的人流、物流中心。

4、围绕开发旅游业上项目,培植旅游支柱产业。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来抓,作为新兴财源来培植。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统一的规划,总投资3亿元,集中对莲花山、青云山、徂徕山、新汶森林公园、法云山等旅游景点进行了开发。其中投资1.2亿元着力打造了“观音胜境、北方普陀”的莲花山旅游风景区,目前已基本开发完成。“十一”黄金周期间,莲花山景区接待游客55900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1.11万元,全市旅游的人数达到85180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00万元。

三、突出资金筹措和载体建设,为财源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1、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为财源建设提供源动力。坚持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投入,以大投入保证高产出。近几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了强劲势头,2009年历史性突破100亿元,达到了102亿,今年将突破150亿元,为财源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源动力。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一是招商引资。坚持内资、外资、民资并重,上争、下引、内联、外招并举,制定优惠政策,多方招引财源建设资金。2009年全市实际到位内资4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77万美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启动民间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妇儿工委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两…
   药监局对药品价格监督检查情况汇…
   赴天津学习情况汇报
   县社保局创建市级巾帼文明岗自查…
   市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动员…
   开展反乡农民工四送活动情况汇报
   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汇报
   城建局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汇…
   居务公开督查情况及居民提案及建…
   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组织部长先进性教育活动方案
贯彻自治区党委和改进农村基层党…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意见
爱国演讲稿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
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文艺晚会串词
幸福含义冶炼厂安全监督员演讲
庆祝三八妇女节学法知识竞赛参考…
院校广播台学年教学安排
人大领导就职讲话
建设局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农村税费改革研究报告
农村税费改革资金意见
地税局加强税费收入增长计划
财政局加强财源建设发展计划
财政局财源税源管理发展计划
财政局加强优质财源发展计划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
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问题调查
农村税费整治调查思考
市财源建设中存问题及发展思
情况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