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中学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落实情况汇报
**中学2008——2008学年“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落实情况汇报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是保证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2008年至2008年春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运行和“两免一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对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收费行为,治理学校乱收费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加强了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了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校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各处室各年级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从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关心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校2008——2008年度落实“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29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 76.19%;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学历合格率100%,师生比例为1∶12;学校占地面积81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91平方米,配有初中二类理、化、生实验仪器,图书4300册,生均14.63册,有装机23台的网络微机室,有实验室、卫星接受室、多媒体教室,有大屏幕彩电3台、录音机6台、购置和刻录教学音像资料光盘100多张,学校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
二、“两基”情况
全乡总人口13367人,人均受教育年限6.5年,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2%;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8%,初中阶段辍学率0.57%,初中学生毕业率98.6%,贫困生比例71.43%。
三、“两免一补”政策及公用经费落实情况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使“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政策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总务主任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任成员。基本上做到了政策具体,责任明确,进一步分清了各处室的职责,狠抓落实。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学校“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修订“两免一补”资金、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建立贫困学生资料档案,负责对全校“两免一补”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措施。在“两免一补”的落实上,我们认真学习政策,领会精神,宣传政策。充分利用学生、学生家长会集会和村委会等组织,宣讲“两免一补”的内容、政策、发放程序和发放原则。严格按照摸底——评审(杜绝财政供养人员子女,优先孤儿、 单亲、特困等子女)——公示——监督——发放的程序进行落实。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选送的贫困生进行评议、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