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资金互助会、养殖协会、食用菌协会、无公害稻米协会等,尽其所能地为社员提供各种服务。合作社的资金互助总额为32000元,其中,社会公共股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温铁军教授5000元;中国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瞿振元同志1000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韩德强副研究员450元,共6450元。现在,合作社在社员资金互助,养猪,种植双磨菇,无公害水稻论证、技术培训,等项目操作方面已有很大进展。 (四)仪封乡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简介 胡寨村位于兰考县东南部与民权县交界处,是一个200多户的不到1000人的村子,人均土地1.5亩。该村自2001年起就由农民王继伟带头成立了一个农民种植协会,村民有一定的合作种植、流通经验。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1月26日成立了胡寨村经济发展合作社。 合作社现有社员108户,经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合作社机构成员名单:理事长是王继伟,理事有胡良义、胡士学、胡流民;监事长是王秋军,监事有胡献波、何磊。 合作社下分种植组、养殖组、信息组。种植组负责种植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技术指导与服务、农产品收购销售工作;养殖组负责养殖项目的宣传、技术指导、疫情监测、预报、产品的收购销售工作;信息组负责合作社发展中的整体规划、项目考察、市场预测、产品的销售工作,等等。 合作社今后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引进和推广一些种植和养殖项目;利用本地有利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市场潜力、开发前景广阔的饮食深加工企业;另外,希望在土地、生产资料上进行合作,把全村全部零星可耕地合并,统一改造,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再统一进行分配。 二、与合作社相辅相成的合作社文化以及村庄文艺队对村风村貌的影响 现在,留在广大农村的大多数农民,空闲时间里大都是干三方面的事情:1、赌博,打麻将打扑克;2、信教,搞迷信活动;3、传闲话,惹是非。这种现象的出现,抛开农民自身小富即安的思想外,与农村正面的公共舆论缺失有关,与农民缺少公共娱乐生活有关。合作社大力倡导的合作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挑战了赌博文化和烧香拜佛的文化,为农民行动上的合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舆论的支持。 “改变自我,做家乡主人;团结起来,建设新乡村”,是合作社社员的口号,“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是社员们发自内心的呼声,“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改变自我”,是合作社的理念……走进合作社,深入社员中间,合作的文艺、合作的文化给人以振奋人心、耳目一新的感觉。合作社内部还在着力进行学习型的文化建设,正在努力通过一种学习机制的建立提高社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他们还注重发挥道德的力量,在年底时通过评选“十佳儿媳”、“十佳社员”等活动,把已逐渐遗失的传统美德重新带给人们,进行道德习俗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农民们正在努力通过合作文化的系统工程建设,把“合作”两个字植根于社员心中,并努力地将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落实在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实际行动中。 四个村庄,无一例外地依靠社员的力量组织成立了文艺队。身在文艺队队员中间调查,你能够明显的体会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真实需求和巨大潜力,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能把合作社成立发展的事迹作为原材料创作成为文艺节目,并非常自信地对来访者进行现场表演。这与未成立合作社时的状况有鲜明的对比。文艺队为乡村文化事业带来了一股清风。 以陈寨村文艺队为例。陈寨村文艺队是一支由该村20余名妇女组成的以打腰鼓为主,兼有戏曲、快板、秧歌、舞蹈等节目的高水平的文艺组织,该组织能一口气演出1个多小时不重复的节目。自从村里组建了文艺队,村民们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得到了锻炼,精神得到了愉悦,也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