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状态。一些党务干部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够,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特点,以及内容、方法、手段不够熟悉,存在着“老办法不够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状况和心态。有的单位一味强调行政方法和制度建设的重大作用,而忽视了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这项最基础的“心灵工程”,致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步,不协调,作用发挥不够。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关干部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思想更开放,思路更开阔。这种情况下,思想教育难深入。一些干部对思想教育有逆反心理,思想情绪也不够稳定。同样一个思想问题,今天通了明天又出现反复,表面通了,心里不通。加之机关党务部门自身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畏难情绪。
四是工作中信心不足,热情不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有的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如经济工作受重视。一些党务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感和失落感,工作上有“思想教育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信了没人做,做了行不通”的思想。做思想政治工作信心不足,热情不高,不能理直气壮。加之党内不正之风的影响,有的人信奉“没有钱办不了事,有了钱没有办不成的事”,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作用。
为了彻底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的被动状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卓有成效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必须充实内涵,扩展外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从有所作为中逐渐提高威望和地位并在改进中求加强,在加强中求发展。
——把握“中心”,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业务的关系,是新时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工作的主旋律。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生命力,也就失掉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录求与经济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生长点,本着有利于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找准位置,不断激发生机和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要确立“中心”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又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取代,更不能取消,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正变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出依照经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
——明确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和目标而奋斗的工作,它从来就是为实现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要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明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创造稳定、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
——改进方法,创新思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搞活。
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机关干部的思想脉搏,使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要用动态的、发展的思维,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情绪和带有倾象性的思想问题,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