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始终贯彻环保优先的方针,整改工作要真心改、彻底改,要痛下决心,落实到位,整改到位,努力建设生态园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县长于6月3日专题召开县长办公会,进一步落实县委环保专题会议精神,明确责任和要求,有效推动产业区环保问题的整改进度。
二、强化监管,确保整改到位
针对产业区存在的问题,我县用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措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势推进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对已进区的所有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梳理,分类整改。
1、分类规范整治到位
对入园项目全面清理整顿,做到“四个一批”,即:“清理一批”,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园区规划、投资规模较小,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清理出园。目前,已清理出园项目10个;“完善一批”,对项目投资规模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经治理可达标排放的项目,抓紧完善相关手续;“提高一批”,对符合产业政策、通过环保审批的项目,加强指导,督促其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尽快到位,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尽快达到环保要求并申请试生产;“运行一批”,污水处理厂已经获准运行,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且环保措施已经落实到位的项目,向原环评审批部门申请试生产。
2、完善基础设施到位
目前,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试运行牢固确立“以 环境促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经济持续增长、排污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目标,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环境并重,形成有利于科学开发、资源节约、污染减少、环境良好的长效发展机制。
2、关口控制再严格
抬高环境准入门槛,坚持走低污染、少排放、可循环的发展道路,严把项目入口关,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园区规划的项目、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低于5000万元的化工项目一律禁止入园。严把项目建设关,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通过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把生产关,对污染防治及风险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准试生产。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效益型工业,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监管,确保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
3、环境监管再加强
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工业园区环保机构建设,开展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凡未经批准擅自开工或未经环保验收(核准)擅自投入试生产的企业,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停产停建,并处以重罚。加强对入区项目的环境监管,对已处罚的环境违法项目加强监控,确保不出现反弹。继续进行深入排查整改,对污染防治措施未落实到位擅自生产、擅自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并处重罚。
4、基础设施再完善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区污水处理厂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清下水管网与污水管网一同列入新建道路施工计划,与区域开发、道路施工同步进行。加快生物质热电项目建设,尽快替代临时供热中心,新上项目一律不得自建燃煤锅炉,凡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已有的燃煤锅炉必须拆除;认真做好园区周围敏感目标搬迁工作,加快安置小区建设,确保年底前入园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必须拆迁安置到位。
5、责任落实再加强
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县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常务会,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环保工作,同时建立目标明确、督查有力、严格靠身的责任体系:一是建立环保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