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正文
200年打假治劣情况汇报范本

州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因质量投诉和反映增多,已受到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因此,对整治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这项工作,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继续化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2000年底前已经通过验收摘帽的原区域性质量问题,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严防回潮。

(二)坚持“疏导、扶持、帮助、规范”的整治方针。立足于标本兼治,一手抓打击假冒伪劣,一手抓扶优扶强。通过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综合管理,会同行业协会在区域性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乡镇设立质检所(站),开展技术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培育龙头优势企业,规范中小企业,使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真正转化为区域性产业优势。

(三)对开化荧光灯这一区域性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大整治的力度,实现年内摘帽。

(四)高度重视新出现的区域性质量问题苗头,采取坚决措施,分类整治,防患于未然。

三、强化锅容管特安全监察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锅容管特安全监督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至2000年底,我省锅炉压力容器数量已超过11万台,各类气瓶约400万只,载客电梯1.5万台,还有量多面广的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游乐设施、防爆电气等特种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必须把强化锅容管特安全监察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时刻绷紧安全监察这根弦。当前,锅容管特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目的,即有效遏制事故;巩固一个制度,即全过程安全监察;增强两种意识,即改革创新和服务;提高四个率,即设备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落实五个强化,即强化法制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化管理、强化宣传教育、强化科技进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nextpage]一是按市场经济要求和多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锅容管特设备安全使用这一中心环节,提高使用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尤其要重点做好事故频率高、社会影响大及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设备与重点场所的安全监察工作。同时,依法建立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完善执法手段,强化行政执法。以查禁伪劣锅炉、压力容器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等各种气瓶超期使用为重点,严肃处查锅容管特的违法制造、销售、安装和使用行为,提高安全监察水平,保障锅容管特的安全运行。

三是抓好普查登记,摸清底数,强化安全监察管理基础。当前,我们对锅容管特设备底数不是很清,情况不是很明。不少在用设备没有登记,未在监察管理之中。我们要在原工作的基础上,查深、查细、查到底,彻底查清锅容管特设备的底数。今年务必完成危险性较大的游乐设施的普查建档工作,基本完成电梯的注册挂牌工作,全面展开在用压力容器的检查、登记工作。

四是积极探索安全监察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技术创新做好服务工作。https://

四、加强对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安全的监管,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当前,我省农产品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一些地区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猪中β兴奋剂残留情况严重。在我局会同农业部门对全省11个生猪主产区的169个样品的检查中,有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木质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地方劳务输出过程中的情况汇报
       地方救灾后续情况汇报范本
       工商局直销监督情况汇报
       国资局落实涉农政策情况汇报
       街道资产管理办法推行情况汇报
       汽车销售公司情况汇报
       20年乳品销售情况汇报
       200年学校工会情况汇报
       20年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情况报告
     
    温度监控报警方案
    安全个人就职小结
    销售统计新员工工作汇报
    检察院优化法治环境优化经济发展…
    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政协统战迎新春茶话会讲话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县委干部指导思想整改措施
    中学实践监督教育整改措施
    工商局农村经纪人年终小结
    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工作会上的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4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3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2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
    200年人口普查方案
    200年小学德育活动
    中学200年学雷锋实施方案
    200民政局开展清明节实施方案
    200年深化殡葬改革方案
    情况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