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正文
召开隐患道路桥梁改建加固工作会议情况报告

年4月23日,市交通局召开全市危险桥梁隧道加固改造工程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分管局长和公路段(所)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交通局总工王候明主持。

各县(市、区)交通局汇报了危险桥梁隧道加固改造工程情况。

市公路管理处副处长徐晓和通报了年续建项目进展情况年危险桥隧加固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当前的问题,对下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年续建项目进展情况

一是兰溪黄湓大桥修复加固工程。列为交通部年危险桥梁改造计划。工程于年11月份开工建设,计划于年6月完成全部工程,总投资1016.8万元。截止到年4月20日,完成投资约500万元。

二是永康花园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也是列为交通部年危险桥梁改造计划。工程于年11月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622.9万元。年1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并开放交通,3月底完成所有维修加固工程,4月进行了竣(交)工质量鉴定。

三是磐安县安大线梅枝岭隧道修复加固工程。列为年省交通厅危险桥隧改造计划。工程于年2月份开工以来,主要完(课件之家欢迎你)成了隧道洞门的拆除和隧道断面超欠挖的修整工作,目前正准备进行洞内衬砌施工。

四是农村公路中有 3个续建项目。武义履坦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左右,兰溪的施村桥、婺城的下徐桥也已开工,目前进展顺利。

二、年危险桥隧加固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1、年加固改造计划

根据省公路局年危桥改造项目追加计划和年危险桥梁、隧道修复改造计划,我市今年共安排危桥改造34座、计划总投资8310万元;隧道2座、计划总投资1020万元。近日,省局又下达年公跨铁、公临铁防撞设施改造计划,我市今年共安排桥梁栏杆改造235座、计15768.6延米。

2、目前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是国省道危桥加固共安排6座,现已经完成设计方案审查,目前正在进行方案修改完善工作。
 
二是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项目26座,其中:武义的履坦大桥、兰溪的施村桥、婺城的下徐桥属追加补助资金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兰溪的东风桥、金东的洪村桥基本完成;婺城的白竹畈桥等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计划在4月底前完成设计审查工作,两座隧道均已完成设计工作。

三是桥梁栏杆改造,各县(市、区)已经委托相关的设计单位进行了初步方案的设计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配套资金落实比较困难。一是对于列入改造计划的收费公路危桥,省补资金有限,需要收费业主落实配套资金,但收费公路由于经营状况不理想,配套资金落实比较困难。二是农村公路危险桥隧加固改造项目,同样需要地方配套资金。今年,我市将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6座,总投资4347万元,列部补1175万元、省补749万元,需地方配套资金2423万元。特别是列入交通部追加计划项目,上级补助资金额度仅40%,地方配套资金数额较大因此,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也存在一定困难。

2、个别项目实施进度较缓慢。今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快过去了,但有个别项目还未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浦江的湖山桥、东阳的水豆桥设计图纸未出,进度比

四、下一步工作几点要求

1、抓住施工季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由于危桥改造项目工期长,季节性强,而省局要求当年计划当年完成,因此,各县(市、区)应抓紧完成施工图设计和优化工作,尽快组织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学工作示范县情况报告
       司法部门人民调解情况报告
       石油技术人才培养情况报告
       社区人民警察工作专职化情况报告
       档案事业部门抗旱抢险情况报告
       邮政部门充值业务进度情况报告
       实施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反贪污工作…
       区人畜饮水项目开展情况汇报
       全市清房工作会议的情况汇报
       公安局网络办案工作情况汇报
     
    发改委援藏个人年终总结
    大理山友系列专题片新闻发布会讲…
    小学二年级教师个人总结
    解决农民工问题实施意见
    浅论聘用制推行过程中存问题与对…
    县长城市信息地下共用管网项目协…
    县政府鼓励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扶持…
    老干部意见二
    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总结
    秘书科党员先进性管理办法
    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实施方
    安全隐患排检工作方案
    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交流
    市委召开常委会的讲话
    召开季度经济运行务虚会
    召开市党委研究金融工作
    召开奋战环境综治动员会
    召开财政会议领导出席并讲话
    召开党委机关迎春务虚会
    市领导召开市党委常务大会
    情况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