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学校重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寓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同时注重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各校以学生的多元评价为平台,落实好常规教育,养成教育,以良好的班风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
另外,街道建立了校内外德育基地,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并结合未成年人特点,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形成校外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每学期,各校都要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文化广场举行献爱心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和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2、强化教学常规,实施课题带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教办认真落实教育教学评估方案,坚持月查月报制度和学期初、学期末检查评估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把两次打分作为单位评优依据,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是是教学常规抓细抓实。教办积极落实教育局的常规教学要求,在每个学期第一天,都要落实“上好开学第一课”制度,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严肃认真的工作氛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开好头,起好步。教办教研员定期到各个学校推门听课,并参加各科教研活动,指导教学工作;各校都推出了以“打造高效课堂”和“我最满意的一堂课”为主题的课堂展示活动。其中一中和中小的教学开放周最具特色,为全区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三是是实施课题带动工程。各校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加大课改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各校承担着国家和省级教育教研课题10多项,一中的网络形势下的教学与研究、二中的英语特色教学、中小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应用研究、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卞家泉的小班化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在山东省中小学评价研讨会上,一中代表莱芜市为大会提供的题为《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的课题材料,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些课题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强化课改理念,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街道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按照上级文件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不为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按规定开展好体育课教学、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各校在抓好文化课的同时,社团建设,艺体教育也搞得丰富多彩,走在了全区前列。一中、二中、中小社团活动尤为突出。我街道的学校艺术节、“书香校园”工程、校园文艺节目多次在省市区电视台展播;师生书画作品多次获省市一二等奖;中小学篮球队、乒乓球队多次荣获全区第一、二名;一中、二中和中小的校刊已经连续刊发10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教育成果更加显著。今年,全街道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名列全区前列,有30名艺体特长生通过了考试,过关率最高。
近年来,教育办公室连年被评为莱芜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单位、钢城区争优创先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各镇处、区直各学校排名第一);一中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二中被评为省市体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