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室一类标准,其余学校达到二类以上;音体美仪器室达到教育部一类标准。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中、中小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目前,街道8处中小学全已达到规范化标准,其中省级1处、市级5处、区级2处。
三是抓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区政府和办事处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信息技术设施,所有中小学均按要求建起了微机室和多媒体室,各校建立了校园网;同时根据省市区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指示精神,我街道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各中小学专任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学生用机达到验收标准,各校均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
三、提高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要求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德方面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夯实教师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提高教师依法执教、以德立校的自觉性。另外,以街道庆祝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广泛宣传教师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广泛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教师“十佳”系列评比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德能双馨”、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业务方面,我们加强教师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教师个人档案,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细化对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及工作量的考核工作,做到公正、公开。各校落实校本研究方案和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把校本研究及教师继续教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形成全校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良好氛围。每年街道都派出200多名教师和校长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坚持“研训结合”,优化培训方式,做到“学、教、研、思”相结合,把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教育办公室坚持每学期开展教师才艺展示、备课作业展评、中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活动推动了各校研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教办定期举办中年教师大比武带动了青蓝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业务骨干,在近几年全区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中,我街道教师获奖率列全区第一。现在,共有2名教师获得首批“钢城名师讲堂”一等奖,并被推荐为“齐鲁名师讲堂”人员;有4人被评为市“十佳校长”;17人获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其中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市师德标兵,1名教师被评为“莱芜十佳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莱芜市“感动我们的十大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莱芜名师,57人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29人被评为市区学科带头人,158人获区级以上优质课奖。良好的教师队伍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街道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管理,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科学、民主、规范;校园秩序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达到教育局“一校三园”的要求,营造了平安、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1、强化德育为先,注重育人为本。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重视和加强了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