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进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产业品质,体现高原特色。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进一步推动蔬菜这一优势产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把大通真正打造成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区畜禽养殖产业将按照构建绿色循环农业的构想,以猪、鸡的安全养殖为重点,在规划期内,以大通县种猪场、种鸡场为中心,改善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健全良种引进和良种繁育体系并进行标准化、科学化饲养,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并为示范区和辐射区提供优质仔猪和雏鸡。以龙头企业+养殖协会+养殖户进行的模式,实现产、供、加、销一体化服务,发展规模化养猪、养鸡,促进产业发展。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大通农业资源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托,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生产要素和实施科学管理,建设“立足本县,面向西宁,辐射全省,走向全国,与青海省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具体目标:
1、在规划期内,在现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吸纳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把示范区建设成集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将实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与转化、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培训与普及、产业引领与带动等功能。通过示范区的技术辐射与产业带动,进一步促进青海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2、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绿色蔬菜、畜禽产品生产中的品质提高、成本降低、生态安全及产后加工增值等核心问题,通过优良品种筛选、繁育及推广应用,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及商品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主导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大通地处高原,环境纯净并且已认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把大通建设成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在规划期内,建设高原特色露地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0000亩,专业化、规模化设施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0000亩,辐射带动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00亩以上。使示范区蔬菜生产总产值接近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以上。产品的供给量占西宁市场的35%以上。
3、示范推广畜禽安全养殖、育肥技术,提高养殖水平。规划期内将新建10万羽规模养鸡示范基地3个,万头猪场一个。进一步提高畜禽产品的供应量,保障城市供应。
建过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示范区将实现露地蔬菜生产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设施蔬菜生产每亩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使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比现在人均收入提高30%以上。
三、具体措施
(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促进多元化投资
克服园区建设过度依赖政府、投资主体单一的弊端,在增加县投入资金和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投资,形成以工商资本投资为主题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
(二)创新经营机制
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凡多主体投入的农业园区和园区内项目都应实行公司化、企业化运作。即以园区组建公司,制定发展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土地反租招租,实施项目管理等。在园区运行发展商,建立“园区+企业+基地+协会+农户”运行模式,形成市场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