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岗位中算是收入偏低,很难起到待遇留人的效果。三是聘用期满出路问题。按照规定,聘期满后,经组织考核表现优秀的,鼓励其继续在村内任职,待遇不变;不再继续留任的,自谋职业。留任是大学生村官的一条出路,但多数大学生村干部聘任期满后,该何去何从还是茫然,直接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作用发挥。
四、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因素,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认同感。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县、乡(镇)党委政府都要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给大学生村官搭建工作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二是强化媒体引导。电视、报刊等媒体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事迹的报道,增强全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三是注重树立典型。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对在履行职责、创业创新、带富帮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支持和奖励,让全社会认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2、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一是要科学选拔,真正把有志向的青年选拔出来。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择真正有志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学生,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热爱农村、奉献农村,在农村锻炼成材、实现抱负。二是要强化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知识水平。培训要分为岗前培训和后续培训两方面,一方面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特别是要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在村官任职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在经济、管理、法律、农村工作方法等各方面给予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直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要建立检查、评比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探索建立评选表彰制度,对成效突出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开展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例会制度,用例会的形式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
3、注重保障,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一是财力上予以保障。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是放弃了城市相对较好的工作待遇到村工作的,适当增加薪酬待遇,真正让他们安心农村工作;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养老保险、意外保险等措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二是政治上予以关心。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盼头,要在公务员、事业人员招考方面予以特殊考虑,要在三年期满后拿出一定的乡镇领导干部比例在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拔,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三是事业上予以引导。要畅通大学生村官期满就业渠道,对于村官满3年的要到社会上就业的,组织上要予以有效引导和大力推荐,使大学生村官能有较好的出路。
4、搭建平台,提高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能力。一是建立“一对一”帮带机制。在大学生村官头1年聘用期内,让经验丰富的驻村干部或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挂钩帮带,进一步提高大学村官农村实践能力。二是实施片组协作管理。把几个地理位置相近的村的大学生村官编成片组,实施大学生村官多村兼职制度,尽可能发挥大学生村官片组整体智慧。在片组组成人员中实行职务分工,定期议事商讨片组事务,提高他们的议事决策能力。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开辟“大学生村官论坛”。通过联谊会的工作运行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经过整合和集聚后的各专业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论坛的开辟,让大学生村官现身谈经验、谈感受,加强村官之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提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