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较高的文字理论水平和开阔的思路与眼界,所以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都担任了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并担任着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正是发挥了他们的优势,我县今年远程教育利用率达到72%、站点完好率达到100%,各项数据均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发挥大学生年龄优势。年轻而富有活力是“大学生村官”的一个主要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他们经常能够在农村中走村访户了解村情民意,也因为他们的年龄优势接受新事物的过程要快很多。三是发挥大学生创新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可以更容易的跳出思维定势,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例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对生育信息的掌握往往依靠直接口头询问的办法,一些村民由于害怕得罪人而隐瞒一些真实情况,而在山门镇西山村“大学生村官”林勇则利用为村里建立通讯录的办法将全村的育龄人口特别是外出育龄人口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进行了登记造册,很好完成了生孕信息的调查摸底。
三、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县大学生村官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
1、扎根农村意识不浓。主要表现为有三种类型:一是事业心不强。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仅仅是为了体验生活,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没有干事业的持久热情和决心。这些大学生总体上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事业定位还很迷茫,存在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的现象。二是把村官作为过度性工作。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把村官工作作为过度性的工作,来缓解自己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在农村工作,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三是基于村官的政策诱惑。进入村官队伍的有些大学生仅仅把他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为以后考公务员积累资本,或者把村官当成一种向上跳的踏板,没有真心实意想在农村做好一番事业,这样工作就不会有激情,往往流于表面,很难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2、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一是缺实用技术知识。农村的实用技术的人才总体缺乏,但有些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和农村工作并没有什么关联,面对基层群众急需要帮助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诉求往往束手无策,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自身原有的知识优势。二是缺沟通协调能力。部分大学生村官学生时代锻炼缺乏人际沟通方面的锻炼,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面对农民往往表现为沟通不能切入正题、切中要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办事能力。三是缺组织管理能力。多数大学生村官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在与村两委成员的合作共事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村官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复杂事务的能力,对人、财、物的组织管理能力还需要提高。
3、工作作风深入不够。一是积极性容易受挫,精神不够饱满。由于大学生村官大部分刚刚走出校门,工作理想化程度高,一旦工作遇到挫折,就感觉怀才不遇,甚至消极对待。二是很少深入到户,对村情了解不够。多数大学生村官往往习惯性得待在村(居)委会办公室,等待村民来访,很少主动到村民居民家里拜访,对村情了解不足,很难真正和群众建立感情,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之甚少。三是缺乏独立思考,被动大于主动。部分大学生村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缺乏独立的思考,往往是被动地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交予的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保障力度不大。一是相关政策细则未出台。目前出台的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只是大体的框架,具体的相关政策细则尚未出台。二是是财力保障不足。我县大学生村官目前的待遇是,本科学历每月1200元,专科学历每月1000元。随着物价上涨,大学生村官的这点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在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