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宜奔小康。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和“文明一条街”、“村村通公路”等活动中,及时报道先进典型,推广先进做法,曝光不文明行为,在引导群众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家庭、创文明城市中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另外,广播电视还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服务工作,企业形象宣传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天气预报为工农渔湖业减灾救灾提供了气象信息。另外,广电网络还为金融系统提供了交换平台,为部分通讯部门提供数据通道,下步还将为我县办公自动化的实施提供技术服务。
三是增加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在新闻、网络、广告等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较多的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中,建立了一整套服务规范和约束机制,并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让广大群众进行监督。记者外出服务不许吃、拿、卡、要,如有违反,按规定进行教育处罚;安装有线电视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凭通知单按时、保质、保量地安装入户,不许徇私枉法,不许借故刁难、勒索服务对象,故障处理,大故障不超24小时,小故障6小时内排除,遇有特殊情况,向用户讲明情况,不许推诿扯皮;广告工作人员,要热情耐心,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广告客户提额外要求,为自己谋取利益,更不能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形。否则,调离工作岗位并进行处罚。其他工作人员,也都有各自的规定和约束,不允许出现有损广大群众利益,有损广电声誉和形象的事情发生。
有线电视故障是观众经常反映的突出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有线网络中心除更换老化光缆和放大器外,定期组织人员巡查,并为维修人员配备了专车,设立了故障接听专用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实行中层干部夜间带班制度,出现故障,及时维修,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提高用户的满意率。
5、坚持技术创新,为广电事业更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重装备,而且技术更新快、周期短,时间性强。因此,广播电视工作始终把技术创新做为加快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是紧跟有线电视从电缆到光缆过渡的趋势,抓住机遇,投资万元对城区的有线电视电缆全部改用光缆,增加了个光接点,极大地改善了城区有线电视的接收质量,减少了事故率。同时,对县机房和15个乡镇的有线机房、新闻、广告摄录编设备进行了初步数字化更新、改造。
二是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自主研制开发了一些实用设备。先后设计建设了无线播出控制台,设计了不间断供电电源,并先后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播出技术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刻苦钻研业务,在维修发射设备、摄录编设备中,克服困难,攻克技术难关,修旧利用,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既锻炼培养了人才,又节省了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共节省资金3万多元。
我县的广播电视工作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抓住改革、创新不放松,坚持服务宗旨,有力促进了事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心齐、气顺、敬业、奉献的工作氛围已经形成。新闻宣传、文艺节目播出总量2004年比1996年多出2倍,对上发稿由倒数第一,跃升为上游,总量翻了两番多,业务创收翻了三番,有线用户增加了10倍,职工工资、住房等也都有了大幅提高和改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也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合作,在此,向一贯关心、支持县广电事业发展的各位主任、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目前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