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两年一聘,打破了中层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务终身制的用人机制。实行这一干部管理制度以来,先后有8人次被降职或解聘,部分年轻有为的同志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是实行重要岗位末位淘汰,全员双向选择及岗位责任目标管理,摒弃了职工一岗定终身的用人模式。首先在新闻中心推行了末位淘汰,年初制定测评标准,年终将对上发稿和完成本职工作情况作为重要赋分依据进行测评,最末一位调换工作岗位,并从愿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中考选一位同志补充记者队伍。全员双向选择克服了一岗定终身的用人弊端,职工选岗位,中层干部选职工,人员合理流动,能者上,庸者让,人人肩上有担子,有压力,也有紧迫感和干好工作的自觉性,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按能选岗,以岗定责,以是否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取酬,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提高了创新、奉献意识。具体来讲,助理工程师如果有能力,可以申报工程师和首席工程师的岗位,每季考评中,如果胜任,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就可以拿高一级的工资,反之亦然。如果两人以上报同一个岗位,实行择优录用。
此外,还实行上班签到,评选树优,请假减薪,用公车办私事付费,技术职称评聘公开,工程技术人员首席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使各项管理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了整体工作上水平、上位次。
4、牢记宗旨,服务创新,让领导、基层和广大群众满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快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等工作,归根结蒂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落实到让广大干部群众满意上。几年来,在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加大服务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基础上,以自身积累为主,滚动发展。先后投资60万元建成南阳湖区电视差转台,设立96米转播发射塔,安装300w电视发射机,彻底结束了微山群众看不上济宁电视节目,北部乡镇看不到县节目的历史;投资140万元建成市至县的光缆主干线127公里,并跨越了滕州三乡镇,使县城区及部分乡镇群众收看到加密电视节目,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投资360余万元建成县至主要乡镇、矿区的二级光缆干线,使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年又投资万元,第一次实现了所有乡镇的光缆联网,为下步开通各乡镇的电视会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通道,同时,为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入240万元对15处乡镇和县有线电视控制机房、无线差转发射机房、新闻、广告摄录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更新、改造。选用了当今广播电视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全市第一家安装使用了带有远程以太网管理功能的光传输设备,在县机房即可实时实现对各乡镇机房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姿态调整,一跃走在了全市的最前面。目前,我县的广播电视的无线覆盖人口80万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万多户,每天有将近30万人同时收看微山电视台播出的有线和无线电视节目。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作用。除认真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领导公务活动、重要会议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宣传服务工作外,还重点宣传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县里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县领导电视讲话、打口号,开办一些帮助农渔湖民致富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栏目,推出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勤劳致富的典型,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遍知天下大事,了解市场行情,掌握科技知识,帮助他们因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