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新区、适度改造老区”的总体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新区开发为重点,以配套建设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手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含城新区2平方公里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通过加快建设鼓楼小区、阳光世纪城、褒禅山路、环城东路、档案馆和体育中心等工程,逐步拉开新区框架。此外,陶厂、仙踪、运漕等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逐步提高。
三是加速发展旅游业。组建太湖山风景区管理处,理顺了太湖山林场和太湖寺之间的关系,实行景区门票“一票制”,较好地解决了多头管理、相互制约的问题。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力促华阳洞二期开发早日动工;太湖山休闲度假中心已经竣工,即将投入运营;已与上海绿房子投资公司签订了昭关景区开发协议,正在商谈整体开发事宜。
三、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繁荣的一项战略举措。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16万亩,其中订单农业面积10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24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
(一)构建农产品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针对县内优质油菜、棉花、麻油等农业资源优势,我们筛选确定了一批农业主导产业,着手搞好农产品生产区域规划,县里成立了高规格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指挥部,全面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指挥部下设优质油菜、优质稻、河蟹等专业组,每个产业由县几大班子每人分工负责一块,并相应明确县农委、粮食、供销社等牵头单位和技术负责人,落实对口农业龙头企业。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农业订单形式,建立了利益分配机制,全县每年发展优质油菜、优质稻、出口蔬菜订单分别达10万亩、7万亩、2万亩,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
(二)整合民营企业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做大做强农字号企业实力,我们加大了企业改制力度,采取兼并、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国退民进”步伐,并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着力构建政策洼地,引进外来客商投资办厂。目前县油脂公司、太湖山养鹿场、棉麻公司等30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成功改制,进一步优化组合了民营企业,全县农字号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实力不断增强。这里想特别汇报的是,巢湖市民营企业家魏国平于1999年租赁原县油脂厂成立大平油脂公司,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在成功收购油脂厂的基础上,兼并县太湖山养鹿场、环峰种羊场等,组建了县华阳牧业有限公司,成为集菜籽加工、梅花鹿、山羊养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823万元,现已成功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原县油脂有限公司在改制为民营企业后,重新焕发生机,联合含城轧花厂、仙踪轧厂组建了县益和棉业公司,企业生产由单纯的油菜籽加工扩大到菜籽、麻油、食用菌等多种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逐步壮大,一举跨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目前,全县农业产品加工企业种类较多,分布在粮棉油、养殖等诸多行业,其中粮油加工企业32户,棉花加工企业43户,禽蛋、茶叶、瓜子、杂粮加工以及农业商贸服务企业49户。
(三)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按照巩固一批、建设一批、拓展一批的原则,着力构建农产品流通市场。
一是积极发展遍布城乡的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点,充分发挥现有农贸市场优势,培育各类中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