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科技示范村蔬菜种植基地做大做强,使其更好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贮存、化肥使用、销售等成功经验进行了一一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础现状
现有人口3560人,农户1000户,耕地6300亩,蔬菜种植面积3600亩,年产值300万元。蔬菜种植业人均年纯收入1000元,占人均生活水平2943元/年的34%。菜农们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摸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
二、成功做法
1、实施分期播种拓展销售优势
①一期播种:在麦茬地里种植蔬菜,立秋前提前20—30天播种,这时种植的蔬菜上市后正好是露地菜短缺期,此时白菜价格比较高(平常是2-3角/斤,此时是5-6角/斤)一般年份亩纯收入3000元,特殊年份也有高的。缺点是,此时播种的白菜易生虫,白菜破损多。
②二期播种:根据地温适时播种的蔬菜(立秋后1-3天)品质好,产量高,上市后凭借其产品质量优势打开销路。缺点是不易长时间贮存,否则会出现崩裂。
③三期播种:在春玉米、地膜覆盖花生收获后也就是立秋错后10天种植的蔬菜,虽说产量较低,果心程度7成。但此时种植的白菜叶色保持好,可错开大量收获期3-4天,能节省劳务费,且耐贮藏,销售时能避开市场拥挤期。
由于实施分期播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向市场时的优势,因此被菜农普遍接受。
2、采用不同的贮藏方式以适应市场的消涨
①窖存:就是农家常用的地阴子。贮存效果虽好,但容量小,不能承载目前大面积的白菜种植量。
②沟存:小雪节气这段时间,在大田地里挖深80cm宽100cm的长沟把白菜一个个凑紧竖放到沟里,然后把原土蒙到白菜上,土层约25cm厚与空气隔绝。25cm厚的土被起到了白天挡高温夜里挡低温的作用,蔬菜在地沟里基本上是恒温,经过三个月的贮存每棵白菜增重1.5斤,由原来7成心变成了9成心,品质上升2成。
③地上存:a、长条垛存放。在大田地里选择通风不太向阳的地方堆放长1米,宽1米,高80cm的长条垛,然后用8m长的草帘6个覆盖上,或用10m长的草帘5个覆盖。b、地上存于地下存相结合:在大田地里挖1.5-2m宽,20-30cm深的沟,把白菜一棵一棵挤起来,上面用脱下来的白菜帮覆盖,在气温达-4℃—-5℃以前放草帘,在-5℃以下放塑料布。
之所以采用几种不同的贮存方法,是为了适应市场的消涨,不和其它蔬菜旺季去拥挤,在市场短缺时又能及时销售。
3、 肥料使用的摸索情况
蔬菜的田间管理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肥料的使用。第一代农家肥,开始菜农们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农家肥。用量大小没有严格要求,因此施粪大产量就高一些,粪小产量就低一些。由于农家肥费工费时,菜农们逐渐采用第二代肥料化肥、复合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主要原料,可是出现了今年施10斤明年要施11斤……产生了“地馋”现象,再就是土壤易板结,不耐旱,菜口味不好,熬而不甜。第三代生物肥,目前看使用生物肥既能克服农家肥费时费工问题又能解决化肥使土壤板结、“地馋”,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力,使白菜耐旱、耐寒,抗虫,品质好、适口性强。
4、为打开市场销路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①成立合作社年一班人在上方乡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市羊柴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提高了羊柴蔬菜种植的知名度,大大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
②主动寻找市场近几年协会专门组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