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质量
1、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正确把握课改的精髓,坚持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目的,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健全和加强对新课改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课改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确保新课程改革的进度和质量。各学科要开展多种“教学风采展示”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经验,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研讨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教师学生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等问题,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技能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科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2、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构建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人的主动、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和多元的评价理论,建立发展性的教师、学生评价机制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校全面教育质量和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管理与指导。积极探索学生多元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根据品行、学业、综合实践、个性特长等对学生进行模块式等第综合评价的办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师工作评价办法,鼓励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学校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对学校的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特色性目标的评价,鼓励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努力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3、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健全教育科研申报、立项、研究、结题和成果推广的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先导性和促进作用,逐步形成前瞻性、导向性和应用性有机结合的教育科研网络,以应用性研究为主体,提高教育教学品位,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管理,创新课题申报办法,努力在重点课题研究和推广上有新的突破。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体现人本性、民主性和发展性。以加强教学案例研究,以“抓反思、促发展,抓研究、创活力”为手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将学校和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4、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牢固树立德育首位思想,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为主题,探索建设“生态德育”,逐步形成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德育工作新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继续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全面关注心理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家庭教育不良和心理有障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学园,和谐乐园,文化艺园”,打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要提炼、弘扬学校精神,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要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五)以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为龙头,加大教育服务经济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职成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用活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办好船舶修造、电子电工、宾服与烹饪重点专业,把县职业技校建成全市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要坚持为渔农民服务和面向社会、市场的办学方向,抓好与市场、与企业的衔接,按照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发挥以各级成校为主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各具特色的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